【采访札记】之六:一位“网瘾少年”的内心世界
(一)
某日,接到一位妈妈的来信,叙述她15岁的儿子的近况:
“……寒假之后,突然说不上学了。把自己关在房间谁也不让进,疯狂玩电脑手机,除了上厕所基本不出来。到现在两个多月了,昼夜颠倒,一天两顿饭。不和我们交流,不信任何人,也不接触心理老师……”
妈妈不明白,孩子从小听话、懂事,小学年年三好生,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怎么说不上学就不上学了呢?”
而且,辍学后,孩子变得很...
(一)
某日,接到一位妈妈的来信,叙述她15岁的儿子的近况:
“……寒假之后,突然说不上学了。把自己关在房间谁也不让进,疯狂玩电脑手机,除了上厕所基本不出来。到现在两个多月了,昼夜颠倒,一天两顿饭。不和我们交流,不信任何人,也不接触心理老师……”
妈妈不明白,孩子从小听话、懂事,小学年年三好生,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怎么说不上学就不上学了呢?”
而且,辍学后,孩子变得很...
【编者按】4月13日,我开始抑郁症寻访之旅。第一站首选贵州,采访砚谷墨清。
我和墨清相识已久,缘于他在“渡过”公号上发表的几篇作品(《一位双相患者的成长》、《我的大姨》、《天既注定,你即配合》等)。他的才情,他对于疾病、生死的思考,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位有着十年病史的患者,也是中国传播精神健康知识“阳光工程”最早的志愿者。故此,我把墨清选为第一位采访对象,希望和他一起探...
五一假期,接到一位老读者邀约,去看看她读大学的儿子。我恰好无事,欣然前往。这位妈妈是希望我去帮着判断一下孩子的状态,出出主意;但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很好的采访机会呢?
(一)
中午,到达孩子读大学的城市,先和大人谈。
我和孩子的妈妈相识已久。去年底,孩子双相躁狂发作,妈妈就不断和我商讨对策,因此我大致了解孩子的病况。一见面,看到妈妈憔悴的样子,就知道她已经不堪重负了。为了儿...
张老师看到您在寻找抑郁的规律 我有一些看法可能有帮助 望回复 谢谢
残留不是‘干流’
张老师:您好,最近在拜读您的作品《渡过》,我叔叔算是第二次复发,目前还在大量药物的包围之中,读了您的介绍,知道一个有经验的医生是何等的重要,想请问您一下,在广州您有认识比较有经验的医生(像姜涛医生一样)吗?如有,是否可以引荐一下,不甚感激!我的手机号是13751787119 小陈
张老师:您好,最近在拜读您的作品《渡过》,我叔叔算是第二次复发,目前还在大量药物的包围之中,读了您的介绍,知道一个有经验的医生是何等的重要,想请问您一下,在广州您有认识比较有经验的医生(像姜涛医生一样)吗?如有,是否可以引荐一下,不甚感激!我的手机号是13751787119 小陈
您的大爱一定会有福报的。
没刺痛
事情描述部分在讲事实,到了建议解决办法的地方,就只能绕着说了,从病人,医生那边想辙子了
这类病人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或者说自己身上的病引起的。可悲的是他们还拒绝治疗,怀疑治疗,乃至怨恨、杀医。你看不到救活他们的方法。最好的办法还是远离他们
看死者发的微博,精神、思路都很正常。纯粹就是报复
实际上就是精神病患者。。。
在当下环境下,这是一个想当然的提议,甚至可以说是懒政惰政!
张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书,想让您帮我解答一些问题,方便加下微信吗wyr18403574920
組織採寫一場大型的災難報導,如同指揮一場大戰。
张老师好!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看了您的书 渡过,让我鼓起勇气去就医,目前恢复得不错,想加一下您的个人微信,了解一下抑郁症躯体化反应的问题。方便不?我的微信号x 15151335565
不能没事就思考人生,否则就会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