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江湖两忘——悼友人

一连两天,我陷入怅然和失落中。追忆和愧疚时时如潮水涌来,一点点浸没身心。
我要写下这段文字,为老唐,为自己。
(一)
6月24日,整理最近的采访笔记,突然想起老唐。很久没有音讯了,翻看微信纪录,还是半年前曾致信于他,未获回音,而我亦未再追问。
“他会不会……”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上来。
一年前,我曾去看望他,写过一篇文章,《老唐和他的十年“冬眠”》。文章结尾我写道:“老唐...
一连两天,我陷入怅然和失落中。追忆和愧疚时时如潮水涌来,一点点浸没身心。
我要写下这段文字,为老唐,为自己。
(一)
6月24日,整理最近的采访笔记,突然想起老唐。很久没有音讯了,翻看微信纪录,还是半年前曾致信于他,未获回音,而我亦未再追问。
“他会不会……”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上来。
一年前,我曾去看望他,写过一篇文章,《老唐和他的十年“冬眠”》。文章结尾我写道:“老唐...
什么是对抗抑郁症最有效的良药?答案是:陪伴与扶持的亲人之爱。
5月西北之行,我采访到一个故事:一位患病30多年的妻子,在丈夫爱的庇护和全家人的支持下,坚强而幸福地生活着。
故事丰富而漫长,还需继续补充采访。先把梗概记在这里,留一个记录,也让读者先睹为快。
(一)
她今年51岁。想像中是一个病怏怏的老太太,一见面,一袭黑色的风衣,红色的围巾,束着腰;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岁月和疾病...
【编者按】药物治疗是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手段。但是,目前抗抑郁药物有一个重大局限,就是大多需要两周以上时间才能起效。很多患者就是因为不能熬过这段时间日子,失去信心,中断治疗,前功尽弃,甚至酿成悲剧。
能不能找到快速起效、避免自杀风险的药物治疗方案?笔者近日获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胡永东主任医师正主持一项临床研究,通过抗抑郁药物联用麻醉药品氯胺酮,寻找抗抑郁药物快速起效的路径...
2017年6月1日,在家乡一座大山的寺庙旁,望着山脚下白雾缭绕的村庄,林夕对我说:“命运给我的舞台就这么大。如果我生在更好的家庭,有更大的空间,我还会……”言毕默然。
我明白她的意思。
我和林夕相识,缘于文字。
2006年11月,我收到一篇来稿,长达2万多字。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把稿子通读一遍。要知道一般的来稿也就两三千字的。
看完文章,我决定破例采用。一是因为真实,二是因为细腻,三是因...
【编者按】在全球范围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认知行为治疗(CBT )已被证实对多种精神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中国医学界,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成共识,临床上精神障碍的治疗依然以药物为主,国内精神科及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对于规范的CBT仍缺乏深入了解。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李献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CBT的研究与培训, 最早邀请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际CBT领域知名专家来国内举办规范连...
去年底,调研“精神康复”课题时,我采访了北大六院院长助理原岩波,得知他还兼任北京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副院长。他对我讲起第一次走进海淀精防院的感受:
“……一进康复场地,刀、剪子、锄头,就那么放着,在那忙活的全是住院的患者。要在其他医院,这是绝对不行的。我当时就被震撼了……”
原岩波描绘的场景激起我极大兴趣,我当即要求他带我去看一看。不久前,春暖花开的时候,我终于跟随原岩波探访海淀精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