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台手机——从手机谈抑郁症防治

在“陪伴者计划”运行三年后,渡过将推出一个新的计划——“青少年劳动成长计划”。
其核心内容是:为因病休学、已进入康复期的青少年提供劳动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结交同伴,相互合作,训练技能,获得收入,实现康复。
01
在渡过,很多事情都是先做、后总结的。“陪伴者计划”如此,筹备中的“青少年劳动成长计划”也是如此。
由此上溯到2018年11月,在“陪伴者计划”的旗帜下,渡过推出...
喻东山医生是一位好医生,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2016年10月,我为“渡过”公众号写“对话名医”,去南京采访他。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却一见如故,一口气谈了四个多小时。
那次谈话给我留下了两个印象:一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他把为病人看病、用药说成是一门“艺术”。他说:“如果把看病仅仅当作工作,照本宣科,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说这句话时,他那略带自得的表情,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
...
(一)
2020年 1 月,“渡过”一位家长带着女儿,到美国波士顿的麦克莱恩医院求医。麦克莱恩医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和实习医院,其成人专科位居全美首位,长期以来,其精神疾病治疗及研究,一直世界领先。
在麦克莱恩医院,这位家长通过自己的主治医生,哈佛医学院副教授布雷斯·阿圭勒,初次接触到辩证行为疗法(DBT),由此 读到阿圭勒这本书——《断了线的孩子: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家长指南》,并把它...
精神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给各国都带来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世卫组织与全球精神卫生联盟、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等伙伴组织一道,鼓励全世界采取公共行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世界精神卫生日给全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团结起来,开始纠正对精神卫生的历史性忽视。我们已经看到了COVID-19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我支持这个方案。它体现了国家精神健康措施已经落实到操作层面,必将唤起全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更多地满足全民的精神健康需求,...
刚刚获悉,青年围棋国手范蕴若,因为抑郁症不幸去世。
正式的讣告尚未发布,但他的国家围棋队队友们发布的悼念微博,证实消息无误。
我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国手,生于1996年。
我心头一震。关于这一代年轻人,以及关于我早年与围棋有关的回忆,涌上心头。
(一)
38年前的1982年,我16岁,离家上大学。那时,没有网络、游戏之类,也没听说过旅游什么的;围棋,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可接近的心...
写在前面:
2012 年之前,我是一位标准的媒体人,长期从事突发事件、公共政策、法治、环境等报道。从业 30 年,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的一系列大事件,如果没有意外,这条路我会一直走到底的。 始料未及地,2011-2012 年,我突发抑郁。不经意间,人生转向,从此进入“第二人生”。与“第一人生”相比,这条路更加艰险,但也更有意味。这是一片神奇莫测的彼岸彼土,有绮丽的风景,有无穷的可能性,复杂深邃,变态无穷;既散魂而荡目...
2018年11月21日,“渡过”第一次线下营在杭州一个简陋的青年旅舍开启。
(一)
“渡过”的历史,可上溯到2011年。以此为起点,“渡过”之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1. 个人体悟阶段(2011-2013,患病并临床康复);
2. 传播知识阶段(2012-2017,出版《渡过》1、2、3);
3. 社区互助阶段(2016-2018,办公号,建社群);
4. 问题解决阶段(2018至今,尝试生态疗愈,出版《渡过4》)。
...
人民网昨日推出一篇文章,内容是新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接受采访,谈记者被打事件。文中有一段描述称,被打记者“一手夹香烟、一手持手机,对拍摄中的潘某岭进行言语挑衅”,等等。
有人看了文章和视频后认为,这个事件“大反转”了,因为记者很嚣张,太“江湖气”。
看到这里,勾起我的回忆。
我对“江湖气”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记者行业分类很细,有金融记者、产业记者、社会记者、文化记者、体育记者...
今天是“渡过”线上复学营的第一课,我做一个简短的开营讲话,主题只有一个——复学本是孩子的内在需要,该如何实现它?
选择这个主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我们一年半来对青少年抑郁现象的整体思考。
...
【编者按】本文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王智雄,是“渡过”的好朋友,大家都很熟悉。刚刚他向“渡过”自荐了这篇文章,核心观点是:冬季环境下,依同属冠状病毒SARS推论,造成此次疫情的病毒可能存活3-14天。即使感染者已经离开某地,但留下的病毒在未来3-14天,仍有可能随风飘起,悬浮空中,侵入到路过此地的人体中。 因此,即使在人少或者无人的地方,也需要带口罩! 而开空调本来貌似有助于加热环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