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罗琪来源: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ID: hongshulin38295867)

 

一  过于追求定感会带来什么问题?

所谓“确定感”,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状态,而不是理智状态,大脑需要排除掉很多“干扰”信息来制造出确定感。原本在情绪化状态下,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已经很高,进一步排除更多的信息,判断错误的风险就会变得更高。换而言之,如果我们对某事的感觉越确定,即使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判断“错误”,也极有可能是在过度简化(oversimplifying)事实。具体来说:

1. 陷入信息茧房

过分追求“确定感”,会模糊掉事实与想法的边界人们追求“确定感”的欲望越强,就越可能只注意到支持自己现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相反立场的信息,导致观点逐渐极端化:例如,从“A事情是有益的”,到“A事情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任何缺点,所有人都应该做A事情,不做的人就是恶徒!”2500年前,有一位智者在希腊的阿波罗神庙墙上刻上了一句话:“Surety brings ruin(过分执着会带来毁灭)”中国也有古语云:极则必反。“完全正确”与“完全错误”是一样不合理的

2. 注意力的偏差

过分聚焦于“确定感”,会让注意力范围变狭窄。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会让另外一些东西蒙上阴影越过分聚焦于“确定”感,就会越放大注意力范围内的东西,甚至让它们变得脱离环境背景而存在。人们通常认为自己关注的事情要比自己不关注的事情更重要。其实这可能是一种错觉,事情是因为我们关注了才觉得它重要(甚至是“最重要”),而不是它在现实中真的很重要。

3. 给人“贴标签”的习惯

“贴标签”是一种跟据某些并不全面的特征,简单粗暴地将人进行区别对待的习惯。对于一个过分追求确定感的人来说,如果有人不同意ta的某个观点,那这个“持不同意见者”一定就是:“不道德的、低智商的、不爱国的、疯狂的、性别歧视的、种族歧视的、仇恨犯罪者、精神病人,人格障碍患者......”

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作家路伊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曾经写过一个剧本《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吧(Right You Are, If You Think You Are)》,这个剧本中的所有角色都持有不同版本的“真相”,并且坚信和自己看法不一的其他人都是疯子。在心理学中,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来获取“确定感”的冲动,与一种叫做“分裂”的防御机制有关。这种“分裂”的防御机制,是在婴儿时期发展出来的,将一个人或一件事看成是“全好”或“全坏”的倾向。

例如:妈妈亲了我,妈妈真是个天使;妈妈拿走了玩具,妈妈真是个魔鬼!在还未发展出成熟的认知能力之前,这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忍受:“不确定感”带来的痛苦。通常来说,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人们会慢慢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复杂的世界,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但如果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与成长,依然坚信“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好事就是坏事”,不能忍受“模糊感”的存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复杂性”,那么内心现实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差距会导致ta对现实缺乏适应性,为将来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现实困扰埋下隐患。这几种问题,在今天网络社交媒体,表现得很明显。

由于社交媒体上可发布的字数有限,用户的注意力有限,因此必须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只突出重点。而那些被排除的细节可能对于完整的理解至关重要。再加上,社交媒体推荐内容的算法,只会给用户展现迎合他们爱好、观点、立场的内容,用户使用越久,就越觉得被“认可”,越有“确定感”(“我的想法是对的!”)。而越在意“确定感”,就越需要寻求更多的“认可”,令用户陷入一种上瘾状态中。于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网络社交媒体经常充斥着极端对立、争吵攻击……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如果已经得到“确定感”,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寻求更多认可?因为我们内心对于自己的信念、观点、偏见的不安全感,并不会因为表面上得到认可而消失。自我怀疑常常被隐藏在在愤怒、贬低他人的言行背后。兴奋地关注、攻击着别人的弱点与缺点时,可以暂时缓解自我怀疑的痛苦。当我们不能这样做时,痛苦就可能会浮到意识之中。潜意识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好像需要持续不断地去贬低、攻击他人。

 

二  “不确定性”的益处

大部分人面对“不确定性”都会感到焦虑、危险。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包括假装它不存在,或者试图用“魔法”消灭它、掩盖它,例如迷信、幻觉、药物、酒精。还有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扭曲、愤怒、完美主义、控制欲,等等。实际上,“不确定性”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发展出忍受它的能力,才能够获得进行深刻、全面思考的能力,拥有不断地有学习和成长的欲望,并且能够避免变得油腻。你见过一些认为自己知晓一切,因此有必要不断给“后辈”分享人生道理,教别人“怎么做人”的人吗?你喜欢他们吗?

 

三  如何摆脱过分追求“确定感”的习惯

首先,我们需要发现自己思维当中的盲点。我的观点,基于什么样的前提、假设和条件下才能成立?而这些前提、假设和条件,在什么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没任何问题”,那么这个观点本身就是最大的盲点。或者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用什么证据反驳我,我会特别生气,特别想要去攻击、毁灭他们?

为什么这些话会令我如此激动?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