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博主按】201635日,共识网邀请我就《渡过》一书,和他们线下读书会的读者们交流。这是我的现场讲演,由共识网整理,我未加修订。

-------------------- 

多数抑郁症患者活在隐蔽的痛苦中 

关于抑郁症的发病率,我记得我三年前在学习的时候说是3%,后来说是4%,这两年说是5%。不久以前我接触安定医院的一位副院长,作为抑郁症中心主任,他告诉我最近研究的结果是7% 

现在到底是3%还是7%,都不是非常确定的事,为什么?因为有很多患者是潜在的患者,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得了抑郁症,所以对于抑郁症我们目前只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患者数量非常多,我们单位大约有三百人,就我知道的抑郁症患者就将近有十几个。 

我之前提到中国约有九千万的抑郁症患者,是来自一份抽样统计:全国有病例记载的抑郁症患者是三千万,一般来说三四个患者里面会有一个去医院看病,这意味着如果在医院里有记录的病人是三千万,实际患病的群体会是九千万。目前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每年有二十万左右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林嘉文和江绪林只是被新闻媒体曝光出来的例子,其实每天都有大量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知道。 

不久前我受邀去一家大企业做讲座,来听讲座的员工非常多,后来私下交流时发现,有抑郁症困扰的人相互之间都不知道对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像地下工作者般处于隐蔽中,偷偷摸摸的好象是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昨天有位我认识的患者从厦门跑到北京来看病,因为他不敢在本地看,说厦门只有一家精神科医院,去了就可能被人认出来,一定要到北京来。我最后同意了,因为北京医院的水平比厦门的高,但为了躲避熟人来北京看病,我觉得太可悲了,可见目前在中国精神疾病的患者在内心深处多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种病耻感对于治疗和健康恢复是非常有害的。 

关于抑郁症的误区,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几条,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书、做讲座的原因。因为有些认识误区的存在,给抑郁症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不知道在座的读者里面,会不会有人会认同以上这些说法,如果认同,就说明你自己也存在对抑郁症的误区。 

身心一体,也是我刚开始提到的,我这本书的内容分为自渡、他渡和渡人,为什么有这样一个逻辑概括呢?就是因为身心一体,精神和肉体是相对应的,人类所有的复杂的情感都和自己的身体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当研究一个人精神疾病的时候,要把这个人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考虑,这就是身心一体的概念。  

 

抑郁症的本质是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 

抑郁症到底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是器质性病变?我相信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不知道抑郁症同时还是一种器质性的问题,是有实实在在的病理基础。 

抑郁症的本质是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神经递质是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如果神经递质缺乏,大脑之间传递信息就不通畅,就会得精神疾病。无论精神分裂症也好,双向情感障碍也好,或者抑郁症也好,本质上都是神经递质出了毛病。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但和抑郁症相关主要是三种,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如果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抑郁症不仅是心理问题,还是大脑神经递质问题,就会承认抑郁症像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治疗,只不是简单地换换环境,稍微休息一下,看看心理医生,谈谈话就好了。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第一个原因就是基因和遗传。尽管目前在心理学界有不少人反对这个学说,但不久前我们做过一篇很重要的报道,叫做发现抑郁症基因,写的就是英国和美国一个研究团队花了八年的时间,在中国选择了12000个病人进行案例研究,通过比对发现在这么多的被试基因序列中,有两个是和遗传相关的,这可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研究,它首次证明了抑郁症是有可能跟基因相关的。 

除了跟基因相关之外,还有其他种种原因,比如抑郁症会和性格相关。凡事要求完美,高度敏感,容易自省、反省,自我要求严格,容易内疚等,这一类人的性格就是术语上所说的抑郁症易感性格。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向内的攻击。有的人遇到事情,会把怒火发泄在外面,这是向外攻击,这类人不容易得抑郁症;反之有一些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容易从内部找原因,就像孔夫子说的“吾日三醒吾身”,这类人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的。 

第三种因素是来自环境的压力,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很有可能会得抑郁症。 

最后一点就是应激因素。当一切要素都具备以后,好比一捆干柴突然出现了火星,然后就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个“火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失学,失恋,失业,亲人去世,投资失败等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会作为一个突发事件触发之前一系列的因素,合并在一起造成了抑郁症的爆发。  

 

抑郁症很容易误诊 

抑郁症很容易误诊,它和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因此一个高明的医生必须能够学会识别患者的各种各样的症状。 

如何判断抑郁症,主要是从动力、功能来鉴别,而不仅仅是通过情绪和感受。抑郁症根据程度分成很多种,最初是有抑郁情绪,紧接着进入抑郁状态,然后进入轻度、中度,最后到了重度。 

一般来说,如果仅仅处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状态,患者及早觉察后,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比如情绪疏导、运动把情绪缓解。但到了抑郁症轻度和中度的时候,仅仅靠自我调节肯定是不够的,需要看病,尤其是中度以上,必须接受治疗。所谓自愈是有可能的,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加以治疗,有一部分人也可能自己就好了,但并不是说自愈就一定是好的,因为自愈之后,你搞不清哪天它会再次发作。 

目前抑郁症的用药大约有七十多种,再加上其他辅助性用药,大约有一百多种药物是可以治疗抑郁症的。因此对医生来说他的第一大挑战是诊断,第二大挑战是选药,如果选错了就不管用,如何联合用药,如何确定剂量也很重要。 

总而言之,治疗抑郁症是很复杂、专业性挺强的过程。其他内科疾病都可以通过化验、仪器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但对于精神病医生来说这一切都没有,只能靠医生自己判断、论证,然后独立做出种种选择,包括他的诊断、用药、剂量确定都是靠医生的经验,和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直觉。 

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简单概括一下是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躯体症状,快感阻断,欲望消失,情感淡漠。躯体症状很简单来讲就是身体不舒服,很多患者一开始并不认为自己的不舒服和抑郁症相关,经常是各个科都看了一遍,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但到处检查都没有病。最后终于有医生劝他说,既然检查来检查去都没有任何问题,那会不会精神科出了问题,结果一去看,果然医生诊断得了抑郁症。 

第二点是快感阻断,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快乐,没有兴趣,没有欲望,因此患者不愿意做事,不愿意见人,不愿意参加聚会,不愿意接手机等等,都是因为快感阻断和欲望消失的原因。最后到了情感淡漠的程度,像行尸走肉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他既有躯体症状,同时也缺乏快感体验,缺少更多的人世间的牵挂,往往就最容易以自杀来了解。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