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不去新闻一线采访久矣。最近,华北洪灾中,我受命带一支报道小分队赴河北井陉采访,算是弥补了多年的缺憾,也了解到目前新闻采访环境之恶劣。

 

一个直观感受是:基层怠政,无人负责;采访对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花言巧语,指鹿为马,空话连篇。

 

平日,我也屡屡听记者诉说采访多么困难。比如,采访对象不尊重记者,躲避记者,驱赶记者,甚至殴打记者、扣留记者等等。

 

想起这几个事例:

 

第一例:多年前,在某突发事件现场,一位记者突破封锁,进入事件核心区域采访,引起对方警觉;接下来的查问中,不得不暴露记者身份;又因为没有记者证,被对方斥为“假记者”。他不能忍受,情绪激烈,推攘中冲突升级,最后被带走扣留;

 

第二例:一位记者在一起拆迁事件调查中,软磨硬泡,获得了采访机会。但采访对象歪曲事实,满嘴大话、谎话。气愤之下,她用自己采访所得逐条驳斥,对方恼羞成怒,把她推出办公室,采访中止。

 

第三例:这是我亲身经历。采访对象礼貌周全,就是不接受采访,打太极拳。于是和我同行的记者滔滔不绝,讲出很多道理,自以为足以打动对方。对方诺诺连声,整个过程以记者宣讲为主,最后时间用完,无结果而出。

 

上述三种情况,相信每位记者都不能程度地经历过。那么怎么办?

 

我以为,大环境如此,小环境仍然有努力空间。一个基本定律是:采访时要尽量避免对抗;要绵里藏针,以柔克刚,不让情绪、感受左右自己的行为。

 

 

保护自己,避免对抗

 

为何要避免对抗?这涉及对采访目的的理解。

 

采访为什么?很简单: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一切言行都要为这个目服务。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争取对方配合。因此,尽可能不要和采访对象发生冲突,底线则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更没有必要和对方争辩,试图说服对方、教育对方。

 

很多初出道的记者,年轻气盛,遇到对方冷淡、蔑视、侮辱,便不能忍受,吵将起来。这是修养不够。须知你的目的是拿料,对方的态度、修养是他的问题,和你并无关系。

 

还有的记者,或许有英雄情结,面对比较恶劣的采访对象,情不自禁地驳斥对方,这也毫无必要。你不承担教育他的使命;想教育他,把稿子写出来,通过文章来教育。

 

还有的记者,喜欢表达意图。对方刚开始谈,没谈几句,自己就接过来,总结概括,引导对方。一场采访下来,自己说的多,对方谈的少。

 

综上,记者一定要明白,采访是为什么?是为了从对方那里拿料,而不是显示自己的勇敢、博学、正确、智慧。倘如此,在精神上、人格上固然得胜了,但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材料,还是白忙乎一场。

 

新闻这个职业,注定了记者在大多数时候是低调的。一位成熟的记者,不会去追求自我感觉,只会想法设法撬开对方的嘴巴。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成功;反之都是失败。

 

 

用理解的目光看待采访对象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记者就要承受委屈呢?

 

未必。这涉及如何理解采访对象。

 

我的同事王和岩,曾经不无苍凉地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们出去采访,都是仰仗陌生人的慈悲。”

 

我来解读她的意思:采访对象没有义务、也不是必须接受你的采访。对方不接受采访,是常态;接受并配合采访,是慈悲为怀。——如果这么想,当你遇到拒绝的时候,心里会好受些,能够心平气和。

 

当然,对于公务员来说,他们拿着国家的俸禄,理应接受记者代表公众对他进行询问。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他就是不接受采访,也无《新闻法》约束他;即使同意谈,是配合还是应付,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无从把握。所以,避免冲突,争取配合,还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一位记者,很得意地告诉我,她采访过一个基层官员,睁着眼睛说瞎话,还不断挑她的毛病。她忍不住火,终于爆发:“你们身在其位,不干正事,专堵记者,怎么做官员的?!”我在微信上给她留言:“基层小吏,衣食所谋;争取其配合,于大局有益。”——你斥责他,固然痛快,但彼此对立,怎么能谈出东西来?

 

我如此说,并非放言高论,确实也是这样想的。“基层小吏,衣食所谋”,他的言行,很多时候都由其职位限定;脱下那个官帽,很可能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正常的思维、正常的情感,何必教育他? 哪有时间教育他?

 

我很喜欢余华的一段话:“……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活着》序言)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这句话说的很好。官员也是复杂的,好与坏肯定并存。我们记者,在采访中,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现象,都要尽力打消内心的愤怒,用理解的眼光看待采访对象。尽可能激发他好的一面,避免刺激他坏的一面。这样或许能建立合作关系,问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

 

 

如何建立采访关系

 

最后,举几个我在此次华北洪水报道中的例子,说一说应该如何克服情绪,建立采访关系。

 

那天,走进一个被洪水冲过的村庄的村委会,见到村主任。我第一句话是:“某主任,我看你眼睛这么红,是不是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听我这么说,他脸上的戒备一扫而空,好似见到知音,滔滔不绝表白自己的辛苦。我耐心听了几句,抓住一个停顿,截断他的话头,开始提问。我的问题简短而迅疾,他来不及反应,一问一答,答出很多东西。我一一记下,都写在稿子里。

 

又一天,去水务局采访,办公室女主任见我们从头而降,满腹狐疑,去请示领导。等待时,我把鞋子脱下来,抖落鞋子里的泥土。抖一只,又一只,居然抖出零零星星一小片。我灵机一动,把扫帚拿过来捏在手上,等办公室主任一进屋,就扫地,还说:“对不起,从灾区回来,鞋子上都是泥,把你们的地搞脏了。”女主任一愣,抢过扫帚,表情柔和起来。尽管局长是否接受采访不由她决定,至少后来她努力去联系了。

 

上述两例,谈的都是如何建立采访关系。再举一例,是另一个性质:

 

我到宣传部采访,对方也推诿,说,“主要干部都上抗洪一线去了”。我不接他的话茬,自己把自己舒舒服服地安排在沙发上坐定,顺手拧开桌上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口,说:“我刚从灾区回来。采访了两天,听村民说了很多问题,官员救援不力,侵吞救灾物资等等……当然,我不是完全相信,所以来听听你们的声音。如果你们不要这个机会,我也没办法,只好在稿子里写一句:面对记者的疑问,全县党政部门无一人接受采访。”

 

听罢我的话,年轻的新闻科长显出左右为难的痛苦表情;最后还是宣传部部长以大局为重,出面给水务局打电话,劝说水务局局长接受了采访。

 

以上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意思:记者采访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材料,而不是表现勇敢,显示正确,更没有必要教育对方。无论何时、何地、面对谁,击中对方的软肋,激发其良善之心,建立一个良好的采访关系,都是必要的。

 

要记住:永远都要避免冲突,尤其避免可能带来人身伤害的激烈冲突。

 

尽管如此,对方仍然有可能拒绝采访。怎么办?很简单:暂时放弃,心平气和处之,养精蓄锐,以待再战。我们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永远不可能对结果负责。尽人事,知天命。

 

面对挫折,要学会做到“三不”:不着急、不生气、不硬来。

 

倘能如此,也许可以做到“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不光适用于采访,而是一种境界了。有此境界,何事不成,何攻不克?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