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博主按】10月21日,我应母校南京大学新闻学院王辰瑶老师之邀,在她的课堂做了一场演讲,题为“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学弟学妹对演讲内容的整理,基本是原貌,我未再做文字修订。文后附辰瑶老师的点评。
 
----
 
今天,我们要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的“变与不变”。
 
其实变是必然的,变是常态的,但在变的过程中怎么找到不变的东西、如何坚守才是我今天重点讲的东西。
 
 
新闻永远存在
 
 尽管目前媒体面临多重夹击,但并不代表媒体、新闻将要没落。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个社会肯定需要新闻,这是人类的特性决定的。它植根于人性的深处,是人性中的一种力量,社会和人类需要新闻。从这个角度讲,新闻永远是有生命力的,做这个行业永远有前途。只是这个前途是不是属于你,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社会需要新闻,人类需要新闻,媒体的使命不会改变。
 
媒体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递增,而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记者作为这种提供者的地位,也不会改变,改变的只不过是建制和渠道。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分散和报道的时代,可靠可信的新闻反而更有生命力。
 
因此在目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不变是什么呢?就是具有公信力和可信度的新闻永远是社会所需要的,而且是更加被需要的,因为只有靠这样具有公信力和可信度的新闻,可以让大家在这个浮华又喧闹的时代,在各种各样传闻的时代,迅速找到可信的东西。因此,长期提供可靠信息的新闻人,总有一天是可以获得报偿的。现在大量的人纷纷离职,离职不是他的自身问题,而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毕竟这是一个嘈杂的时代。但当这一轮的变局定局以后,会留下这样一些媒体——它们最终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坚守良知,追逐事实
 
大家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是要有信心,如果说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的,那么你就坚持做下去。我在招聘的时候,仍能看到大批的年轻人有这样一种热情。
 
好奇心、新闻敏感、良知、脚踏实地的调查、扎实的研究、敏锐的分析和精致的写作永远不会过时。大家也许会觉得我会说良知是一个高调的成分,它确实是,但一个新闻人的良知不仅仅是一个高调,它使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
 
与良知相支撑的是什么呢?是事实,这也是我们新闻人最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事实第一、事实是一切,因为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和基础,更多一点事实,你看到的画面就可能完全不同。
 
财新传媒内部曾有这么一句话:“你为了多获得1%的事实的增量,不惜付出10%、20%甚至更多的努力。”当我们面临事实选择时,我们可能花很少的力气,就能获得10%、30%、50%,甚至60%的事实,但如果在大家都获得60%事实的情况下,你想获得再多一点,多获得10%,那么你付出的努力,可能会远远超过此前你付出的所有努力,但是值得。因为新闻最后质量的比拼,其实就是看你到底有多少事实的真相,所以,如果你愿意花更多的力气,多获得一点事实,那么很可能你所见就会全然不同,就会恍然大悟,就会获得一种质量的提升,这也就是事实的重要性。
 
 
永恒的采访
 
对事实的追求,必然带来了采访——永恒的采访。像我做了这么多年记者,我把什么样的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呢?有很多,比如刚刚讲的良知,但良知作为一种素质,有时候是无法判断的。再比如说,记忆能力、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都是重要的素质。但对于一个好记者来说,第一位的素质还是采访。我挑一个记者,我会用各种问题慢慢和他谈,就是想搞清楚一个问题:他/她怕不怕采访。
 
不久前,我招了一批记者。和很多媒体不一样,要什么学历、要什么经验等等,这些我都不要,我就要敏感和建立在新闻敏感度之上的采访能力。这是一种迅速的启动能力,这就是采访能力的重要性。
 
大家肯定知道弗里德曼(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他有句话我非常喜欢,他说:“在新闻界我只相信那些穿着磨损的鞋的人,这是进行调查的证明,显示了一个记者的事业心。正所谓脚上带泥,才能留下印迹。”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一是人格独立,二是要到新闻现场。我刚才说的胡舒立,在SARS新闻的时候,就是按捺不住,一定要自己跑新闻的第一线,像记者一样采访。“冲到第一线”就是新闻人的一种特质,新闻人往往看不出年纪,我今年已经50岁了,但一旦有新闻,跑起来比年轻人快。所以要干新闻得身体好,能跑,能迅速全部调动起来,就像一辆好的汽车一样,在一瞬间从停止到高速,这就是一个新闻人的基本素质。
 
 
复杂时代的深度新闻
 
 “我之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我出生在世界大事纷至沓来、方兴未艾的年代。”这是歌德说的。当今中国也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无尽的、丰富的和深刻的素材。这使得我们中国优秀记者的水平在世界上已经不亚于其他国家记者的水平,这是时代予我们的馈赠。
 
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工作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新闻人对于西方的记者是很新奇的,美国记者来中国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明确感受到和他们的新闻观念、新闻操作手法、新闻表达方式,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在今天,当我再和美国同行进行交流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国内很多优秀记者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美国多数的记者。因为我们面对的中国是一个复杂的,需要高度认知能力和判断力的时代,它对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考验。
 
 无论是金融报道、公共政策还是涉及到体制改革等方面,这么多年来在中国国土上所阐释的事件、人性以及各种冲突的复杂,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复杂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片沃土,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把握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总是寻求超越,除了一种积极的姿态,还要用踏实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充分的想象力来认识当今中国的复杂性,要打破常规,寻找表象下的本质,把成见搁置在一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正因为复杂,正因为它有多面性、深刻性,才要求我们从各种角度并且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当中,这才能把这件事理解清楚、才能称得上报道。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个是立场,一个是判断,一个是方向,而且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事实决定立场,立场决定判断,判断决定方向。我们作为记者,没有事实,你什么话都不要说,那就闭上嘴巴,赶紧去采访。当有了确定不变的事实之后,我们可以据此形成自己的立场,而有了立场之后,我们才能有切合实际的判断,当有了判断之后,我们才有了进一步采访的方向,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才能展开。所以说,这一切其实都是我们记者在正式工作之前需要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每天所做的一切都要做一个基本功,就是形成一个立场、判断和方向。
 
 
怎么形成呢?有几个要素,一个是我们的思维必须要开放,不是简单的以常识作为判断依据,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时代,用常识来做新闻的话,你的报道必然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脆弱的。同时对主流意识形态也抱着一种永恒的批判性思考的姿态,尽管现在有人把新闻记者说成是熟练工、说成一种匠人,但是我们对自己还是应该有一种期许,我们要认为,一个新闻人,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要保持一种永恒的批判性思考,不然的话,就不能说是一个知识分子。不迎合、不盲从、不屈从,既不屈从于压力,也不屈从于舆论,同时,还有一个,不屈从于内心追求成功的渴望。
 
 
科学精神:“没人敢说自己什么都懂”
 
在任何时代,任何行业,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都要有专业性,尤其在今天。作为一个记者,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并让自己的报道更有社会意义,一定要有一种科研能力,要有科研精神,要适合这么一种专业化分工时代的特点,把自己的报道提出来当成一门科学,以一种科研的精神来研究和分析,以一种专业的态度来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就像我们财新传媒,我们分工是非常非常细密,没有一个人能敢说自己什么都懂,就是光我们金融组,就分得非常非常细,比如,会分成银行、证券和期货。如果你想使自己的报道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为专业的人所认可,那你必须长时间地在自己的专业里面好好耕耘,从认识事情本身到人脉的搭建,都需要慢慢地积累。
 
怎么样做到专业化呢?首先,要重视,要认识到当今报道领域的专门性和复杂性。自己要学习,一定要采访专家,而且要采访自己本行业的顶级专家。通过采访专家,在采访中学习,这对自己的提高是最快的。
 
目前中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变局之下,燃烧的是人性的光明与幽暗。去挖掘、探究、理解驱动这个世界的本质力量,为我们的时代留一份记录。这是一种更高程度、为历史留影像的追求。新闻人如何在变的过程中找到不变的东西、如何坚守也许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王辰瑶老师点评
 
在不确定时代寻找确定性的人
 
都知道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海量信息呼啸而来,量和速度,都让人招架不住。从个体来讲,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不理会。我认识很多不理会的人,理由都是不愿意被碎片信息绑架人生。但越是不理会的人,往往越对生活有更高的意义追求,他们因为失望而屏蔽掉一个众生喧哗的世界。然而世界毕竟变了。如何面对具有超级复杂性的网络化社会,仍然过得笃信坚定从容?
 
张进老师的讲座,恰恰在说,记者就是那些在不确定时代寻找确定性的人。可是,记者何德何能?难道记者不正是受互联网时间影响最深的人群之一?难道记者不正是离信息海啸最近的人?的确。但也许这正给反思新闻职业的初心,提供了最好的时机。
 
就像张进老师所说,在这个时代,“知道”一件事很简单。获取60%的事实不难,难的是在那之后。每一点事实增量,都要十倍数十倍的努力来换;在这个时代,“谈论”一件事,也很简单。难的是,头脑清楚、逻辑完备、分析精准,甚至“盖棺定论”。靠什么?靠不断精进的新闻的专业性。我倒是企盼,张进老师所说的“不变”,还能变得更深刻,被更大范围的群体认同。让从事以及未来想从事新闻生产的人,有更多职业的尊严。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