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天,很多朋友要求我看一看奇葩大会“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节目。我刚刚才抽出时间看了,紧急写这篇文章。

 

据说高晓松被这个演讲所打动,称“这是我听过最好的演讲”,我相信他是真诚的;我同样相信演讲女孩刘可乐更是真诚的,她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非常非常了不起。

 

但是,我更想明确指出:这个节目可能会有误导作用的。可乐分享的经历,只是个案;其他躁郁者患者,切勿轻率模仿。

 

(一)

 

演讲现场,几位嘉宾频频点头,作“若有所思”和“深有共鸣”状,大概是认可这几段话:可乐在患病期间,苦苦找寻人生的意义,直到一位医生反问她,“那意义的意义是什么呢”?她一下子顿悟:活着本身也就是意义本身,“世界上设置了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我们不必格格都入”。

 

我相信可乐说的都是真实的想法;但我更加确信,可乐的痊愈,绝不只是这么简单。这个节目毕竟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除了上述“开悟”,可乐一定还有着非常艰辛的康复历程,没有来得及言说。

 

时至今日,对于精神类疾病,我们已经有了共识:精神不是独立于肉体之外的无形之物,是和肉体相对应的;精神疾病既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躯体疾病,而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在漫长的岁月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今天已经被全球医学界公认的 “生物-心理-社会” 现代医学模式。

 

我特意解释一下其中“生物”因素,即:精神疾病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分,其中“内源性”往往与躯体内部因素相关,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而即使“外源性”,也很可能有着内源生物学基础。

 

说得更通俗一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从病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通盘考虑,决不只是 “开悟”、“发掘人生意义”这么简单。

 

(二)

 

精神疾病还有一个其他躯体疾病所没有的特点,叫做“特异性”。所谓“特异性”,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亦即多组对象之间对应的选择关系。例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意味着这把钥匙和那把锁之间,具有特异的、排他的对应关系。

 

简单地说,同一种精神疾病,不同的患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状表现。比如抑郁症,有的人是遗传因素主导,称为内源性抑郁;有的人是性格易感,肇因于原生家庭;有的人是环境问题,由经年累月的压力导致;也有人什么原因也找不到,不知怎地就抑郁了。

 

每一位患者都有着自己的特异性。同一个疾病,不同的患者表现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一位患者可能表现为其中几种症状;另一个患者,可能表现为另几种症状;相应地,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另一位患者的治疗方式也不会完全一样。

 

具体到可乐的疾病——躁郁症,学名“双相情感障碍”,它比抑郁症更为复杂,至少可以细分为:双相1型、双相2型、双相精神病性型、双相混合型,等等。这几种类型,其症状表现差别具大,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康复办法也各有特点。

 

尚不知可乐属于哪一种类型,但无论如何,对于双相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手段;以此为基础,配合心理治疗、运动、社会康复等等,多管齐下,才有可能收到比较可靠的治疗效果。

 

事实上,可乐也是如此。她看过医生,吃过两年的药——但是,这些内容,在节目中被“开悟”、被嘉宾们和观众们的“共鸣”等等遮蔽了。

 

(三)

 

最后我说一下结论:

 

人类的大脑过于复杂,奥妙无穷,而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还在探索过程中,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和疗效,尚不能完全描述出对应的因果关系。可能是一因一果,也可能是多果一因,甚至是多因一果、多果多因。

 

因此,精神疾病不是单一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而有着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每种精神疾病的每位患者,都要以包容的、开放的心态,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而不能照搬别人的治疗方式。

 

也就是说:可乐是一个个案,她的康复经验只适合她自己,其他患者不可盲目照搬——更何况很可能因为节目时间所限,她没有来得及全面叙述自己的康复历程。

 

最后,我想对这个节目的主办人说一句话:科普精神疾病知识是可贵的;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对精神疾病“去标签化”、消除病耻感,也是我竭力推崇的。但是,鉴于人类的精神领域非常复杂,在做这些正确的事情的同时,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千万不要简单化、浪漫化。

 

具体到这个节目,我希望观众看完后,千万不要形成这个印象:双相情感障碍没什么了不得的,想明白了,开悟了,就好了。即使不治疗,即使停药,也没什么关系。

 

我很担心,这个节目会给其他双相患者带来暗示,把自己的病好不了归结为认识不够高,然后自行停药,追求“开悟”。

 

(本文首发“渡过‘公众号(ID:zhangjinzaibeijing),扫码可关注)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