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知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弟子张首晟骤然辞世,终年仅55岁。 

12月6日,张首晟家人发表声明:

 

“我们心怀悲痛地告知大家,在与抑郁症顽强对抗后,我们敬爱的首晟在12月1日——上周六意外离世。”

 

声明中还说:

 

“许多人知道首晟是因为他是一名知名科学家和思考者,而我们了解他、敬爱他,是我们的丈夫和父亲。”

 

“他最喜爱的WilliamBlake的诗歌,可以体现他对探索和发现美好的终生追求:

 

To see a world in a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wild flower

Hold infiniyt in the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mity in anhour.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一代天才陨落

 

张首晟是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张首晟发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2017年7月21日,张首晟及其团队在《科学》杂志宣布: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并将其命名为“天使粒子”。

 

普通群众可能暂时难以理解这一发现,但是对基础物理界来说,这或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2009年,张首晟入选“千人计划”,并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开始为祖国效力。

 

在学术领域之外,张首晟还创立了丹华资本,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商业创新,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

 

张首晟无疑是一个天才。1978年,15岁的张首晟未读高中,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1979年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

 

1983年,张首晟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多年前,张首晟即被汤森路透预测会得到诺贝尔奖;杨振宁则评价他“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1987年张首晟博士毕业时与杨振宁合影。

 

然后,随着他的骤然离去,一切都已成往事。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

 

今早爆出张首晟辞世的消息后,很多朋友来问缘由,催我写文章。我知道的信息很少,而且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更新的话可说了。

 

就在一个半月前,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晓松,因患抑郁症坠楼身亡,我写过一篇文章《病耻感,官员抑郁症自杀的助推凶手》,其中该写的都写了。

 

今天张首晟去世后,很多人也有疑问:这样一位成功人士,雄心勃勃,才华横溢,充满活力,为什么会自杀?

 

这个问题,用精神健康的视角看,再简单不过。在此,请允许我直接引用《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一书中的一段,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都想自杀?抑郁症患者自述“生不如死”,是夸张还是现实?答案当然是后者。

 

我个人的体会(不代表全部),首先,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躯体经受着痛苦折磨。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那时,患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

 

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有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但你不敢轻松,因为你知道,它还会不宣而至,你恐惧地等待着它的到来……

 

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一个患者曾经电话里对我哭诉:“我现在全身没有哪一块地方是好的。”

 

最奇异的是,有一位患者,他的躯体症状是肛门疼痛。后来,这竟然成为他复发的前兆。

 

当病程发展,且出现服药副作用后,病人又会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动障碍。手抖,走路不稳,触觉敏感,易惊跳,坐立不安。类似于焦虑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精神运动性不安”。

 

再往后,会发展到思维障碍、阅读障碍、语言障碍;怕风、怕水、怕声音……全身心的痛苦,称之为度日如年,绝不夸张。

 

其次,专属于抑郁症的一个特点,是快感阻断。当发展到重度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有一位患者,他的朋友们努力让他开心起来,带他去吃美食、旅游,让他干适量的工作以获得价值感,等等,百无一用。后来,一个朋友尝试着问:“假如你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你会高兴吗?”他听了,想了一会,无力地摇了摇头:“没有愿望。”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切断了他欲望的通道。

 

第三,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评价无限降低、自责、自罪,患者普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无价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我认识一位患者,仅仅是疾病早期,就萌生严重的不祥念头。她告诉我,在家里,看到儿子穿着新衣服活蹦乱跳,心里就非常酸楚:“妈妈明年这个时候就看不到你这样快乐了。”

 

上述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疼痛、快感缺失、悲观绝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情感的丧失。

 

当病程再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

 

我记得,病愈后,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画皮2》。这部电影我并不喜欢,我觉得它有些矫揉造作。但是,电影有一个情节震撼了我。电影中,雀儿对小唯抱怨说,“做人有什么好?还不如做妖快乐!”小唯突然发怒,一连串地质问:“你懂什么?你有过人的体温吗?你有过心跳吗?你闻过花香吗?你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

 

这一瞬间,我如同遭遇雷击,醍醐灌顶。想象一下吧,一个人,如果身体承受着深重的苦难和折磨,一天中没有一时一刻感到快乐,对未来完全绝望,又无法感知亲情、友情,以及色彩、阳光、美和爱,这个世界就不是人的世界,对他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本身并不可怕,只是治疗不那么容易,旷日持久,有可能耗尽人的意志,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自杀。

 

那么,抑郁症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

 

这两年,在思考精神领域的问题时,我惯于先建立一个坐标系:竖轴,分成三大块,分别是生物、心理、社会;横轴是时间。用这个坐标系来观察抑郁问题,我认为:抑郁症是一个人生物关系、心理关系、社会关系和时间关系的总和。

 

首先,从生物学维度看,精神障碍和生物学因素有关。以抑郁为例,目前关于抑郁的生物学因素,学术界居主导地位的是神经递质猜想。大意是说,人脑中有一种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是在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思想和情绪,促进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和修复。

 

神经递质主要有三种: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简单地说:血清素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多巴胺传递快乐;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人体相应得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焦虑状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

 

再从心理学角度看。抑郁症作为一种情感障碍,直接表现为心理问题。任何精神障碍,哪怕是内源性的,其本质都是内心冲突的结果。内心失衡又和性格因素密切相关。而性格,既和与生俱来的神经特点、神经网络、神经过程有关,也和童年经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相关。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可以理解为环境和压力,比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

 

生物体对于环境的应激反应大约这样:当感觉到压力时,大脑丘脑下部区域一个回路,会释放压力荷尔蒙,将身体置于高度警觉状态,在短时间内调动生命潜能,准备迎战各种危机。等到危机过去,应激反应就会自动关闭,从而休养生息。

 

但是如果危机是持续性的,应激反应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能休息,就会疲劳、失灵。于是,急性压力就会演变成慢性压力,以情绪为桥梁,作用于大脑,逐渐传导到精神层面。长期的高强度压力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因素。

 

第四个维度,是时间。任何精神障碍,任何心理改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上述四个维度概括起来,就是刚才那句话:抑郁症一个人生物关系、心理关系、社会关系和时间关系的总和。

 

抑郁症治疗难在哪里?

 

鉴于抑郁症复杂的成因,治疗精神疾病比治疗躯体疾病更加困难,原因在于:

 

1. 精神疾病的病理、病因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涉及更多的环节。

 

人的精神活动可以简化为一个“刺激-调节-反馈”的循环。外部因素通过刺激上游的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神经核团等器官,改变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调节人的情绪、意志、欲望、情感等等。这些又会反过来在外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对认知形成反馈。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漫长的环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因此,无论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或是心理治疗,都难以精准,不可能一枪正中靶心。这就决定了精神疾病的治疗,从就医到诊断到治疗到康复,需要更长的时间。现实中,迁延不愈、病程长达20年、30年的患者比比皆是。

 

2. 社会支持至关重要,而往往不那么容易获得。

 

人的躯体疾病主要是生物性的,只要医学治疗到位,很快就会痊愈。但是精神疾病没这么简单。精神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治疗效果必然和心理状态、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而个人的心理状态又直接受外部环境影响,所以,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外部环境不友善,缺乏社会支持,就会给治疗增加难度。

 

3. 个人努力必不可少,而患者往往缺乏信心和耐心。

 

精神疾病不同于躯体疾病,鉴于其病理和病因的复杂性,并不是医学治疗方案对了就一定能奏效,而需要患者的个人努力。也就是说,疗效如何,最终决定于个人的作为。

 

具体说,如果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就需要他尊重医嘱,按时服药,“足量足疗程”;如果他采用心理治疗,那就需要他有勇气面对自我,能够直面既往生活中内心深处的黑暗和阴影,在咨询师的带领和推动下,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人格成长。而个人能否努力,努力能否奏效,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如果患者不肯自救,不做努力,自我放弃,则悲剧不可避免。

 

多管齐下,探索综合、全程、全人关怀式疗愈之路

 

目前,抑郁症已是常见疾病,终身患病率在7%左右。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抑郁症患者;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与抑郁症无缘。

 

那么,怎么办?

 

现实中,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先是茫然无知;随后惊慌失措,盲信盲从,病急乱投医。治疗不适宜、不得法、不彻底,走了很多弯路。一旦治疗不顺利,或者出现反复,便悲观绝望,失去信心,自我放弃。抑郁症固然是麻烦的,但这种心态和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抑郁症治疗的复杂性。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

 

1. 在全社会普及抑郁症知识,改变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2. 帮助患者判断自身状况,可能是什么疾病,处于哪一阶段;

 

3. 在一个时间跨度内,寻找病因,分析自己的内外环境,量身定做个性化治疗方案;

 

4. 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多管齐下,探索综合、全程、全人关怀式的精神障碍疗愈之路,最终帮助患者重返社会,获得彻底康复。

 

总之,当出现抑郁症状时,一定要保持镇定。要有平常心,接纳疾病。抑郁从来都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它提醒你的生活一定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需要你重视它,解决它,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只是这个时间有多长,我们不知道。有可能是几个月、半年,有可能是一年,有可能需要两年。重要的是保持信心和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办法。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