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

 

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孩子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渡过”陪伴者计划的第四次线下活动。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昨晚的一个感受。

 

这次活动设在太湖之滨,离市区比较远,因此我们安排了大巴车接站。我是昨天傍晚赶到的,因为事先没有仔细研究名单,当大家下车后,我才意外地发现:啊!这么多熟悉的面孔!有来自第一次杭州营的,有来自第二次苏州营的,更多是来自第三次深圳营的,还有来自长春复学营的。

 

更让我高兴的是,昨天忙着接待的几位小志愿者,都是我们深圳营的学员。他们不辞辛苦,兴高采烈,来回奔忙,是真正发挥了作用;而且彼此带动,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自信和快乐。

 

所以,这次亲子营和家长营,我的感觉,好像不是在举办一次新的活动,而是老朋友的久别重逢。

 

这说明了大家对我们以往几次活动的肯定,也表明我们“渡过”的核心理念——表达与看见/流动与交融/温暖与力量/体验与连接/接纳与改变——已经有所体现。

 

因此,在这里,我欢迎大家,更要向小志愿者表达我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二)

 

毕竟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是新人居多,因此我还是想花一些时间,讲一下我们“渡过”这些年做了哪些事,我们的逻辑和考虑是什么。

 

“渡过”的事业,是从一本书开始的。我本人是一位康复者,从重度抑郁中康复后,用三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叫《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而后,为了科普精神健康知识,又办了一个公众号,名字也叫“渡过”;再往后,有热心读者围绕公号,建立了社群;慢慢地,社群发展越来越快,目前已有32个社群,成员超过1.5万人;又开办了“渡过”电台、“渡过”直播间。

 

就这样,前后8年时间,“渡过”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区,在践行一个宗旨——“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比较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去年6月:我们在上述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陪伴者计划”。

 

“陪伴者计划”是“渡过”最重要的创新,它的推出,是基于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这些年,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中国精神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结构不平衡,现有医院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面对这个不足,我们看到了一大块闲置的、没有被充分挖掘、没有被自觉利用的资源,这就是康复者资源。

 

我们很多很多的康复者,对疾病有亲身体验,有爱心,有经验,有能力。“陪伴者计划”的核心,就是把康复者变成了陪伴者。即发掘、整合、赋能成千上万康复者,从社会支持层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程的服务,帮助患者实现情绪的流动、关系的链接;从而在医院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之外,构建精神疾病疗愈第三系统。

 

这三个系统彼此关联,相互支撑,我的概括是:“短期是治疗,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

 

为此,“陪伴者计划”首先从康复者中,培养了一批陪伴者;然后建立了一个平台,对接患者和陪伴者。通过这个平台,被陪伴者可以获得全病程指导、长期陪伴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与信心;陪伴者可以获得收入、助人的快乐和人格的成长。

 

(三)

 

自“陪伴者计划”推出后,“渡过”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统一的方向和逻辑。

 

目前,很多社会机构也在提供精神健康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和同行相比,无论线上课程还是线下活动,“渡过”都以“陪伴者计划”为核心、以康复者为主体来提供陪伴服务。其内容不仅仅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更聚焦于社会支持、情感链接和人际关系调整。

 

总结起来,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渡过”的核心理念:表达与看见,流动与交融,温暖与力量,体验与连接,接纳与改变。

 

“陪伴者计划”运行一段时间后,很受欢迎,但我们又觉得,单个陪伴者的能力是不全面的,可否把陪伴者的优势组合起来,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精锐力量,在线下面对面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本着这个设想,我们尝试办了亲子营。亲子营的目的,是帮助无法正常上学、社会适应较弱、自救意识不强的初高中学生,改善亲子关系,突破人际瓶颈,打消对学习和学校的厌烦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

 

办了亲子营后,我们又看到一个需求:很多孩子由于脱离学校很久,即使具备了复学的条件,但在心理上、学业上很难一下子适应原来的环境。于是我们以恢复孩子学习能力为目标,开办了亲子营的延伸——长春“复学营”。“

 

但是,复学营仍然是不够的。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单个人的能量和耐心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立一个基地,在一个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形成一个生态疗愈场,涵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连接,让情感流动起来,获得并巩固疗效——这就是集学习、疗愈、就业、成长为一体,让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中途岛”。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基地可能设在农村或城郊。盖几间房,开几块地,建几个工场。在这里,可以治疗,可以学习,可以种地,可以做工……这本身就是鲜活的生活,是实实在在地创造财富,并在此过程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生命状态。”

 

最近几天,我正在按照上述设计,在全国好几个地方为基地选址。我们会尽快地推进“渡过中途岛”计划,更多地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把“渡过”的逻辑关系讲清楚了:从公号到电台,到直播间,到亲子营,到复学营,到基地,“渡过”提供的服务,是直指人心,有温度、有情感的服务;最终目标,是开创一个综合、全程、全人关怀、个性化的精神疾病疗愈模式。

 

(四)

 

这次苏州营,亲子营和家长营同时举办,人数创新高,共65个家庭,108人参加。

 

这让我既喜又忧。喜的是人多,说明事业在发展;忧的也是人多,能不能安排好,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心里没数,是一次考验。

 

不过,考验也是机会。尽管已是第四次活动,但仍然处于探索期。只能靠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来磨合,积累经验,向我们的目标迈进。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半年前,我们在杭州举办第一次亲子营的情景。那次只有20个家庭、30多人参加。那时我们并无经验,第一批家长和孩子们,以无条件的信任和付出,为“渡过”的事业做出了贡献。此时此刻,想起他们,我内心充满感激。请允许我借此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深深的想念;并希望爱和温暖的力量,能够继续传递下去。

 

谢谢大家。

 

 

本文2019年4月21日首发与“渡过”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