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萤火(渡过咨询师、辅导员,渡过父母学堂主编)

仇亲往往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相关,家长在过往生活中对孩子的控制越强,阻碍孩子独立越严重,孩子仇亲就会越猛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不是特定仇视父母。谁阻碍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孩子就会仇视谁,比如学校里仇视老师,仇视权威——这种仇视是其内在发展受阻的冲突表现。

即便是没有生病的孩子也会仇亲,青春期叛逆就是这么来的。

青春期的孩子正值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年龄段。自我同一性是关于“我是谁”的感觉,这涉及到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否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我同一性往往在青春期发展,也就是12-18岁之间。很巧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也容易抑郁。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在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尤其迅速。自我同一性也与安全感紧密相连,毕竟如果一个孩子不确定自己是谁,那么也容易感到混乱不安。

所以说孩子仇亲,家长别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大爆发后本来就容易跟家长闹矛盾,更何况抑郁焦虑的孩子自身就会对家长有很多埋怨等。

但抑郁焦虑孩子比较难以应对的是,仇亲的程度会更深,表达方式会更剧烈,让父母难以招架。比如有的孩子会刻意疏离,和家长保持距离,发展到后面可能就是将自己与父母隔离开,比如封锁房门不与父母交流等;有的孩子带有愤怒,和父母吵架摔东西大打出手;还有的孩子通过自残自杀等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愤怒——即我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你。

如果理解仇亲是因为曾经或现在家长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独立,那么家长从哪个方向入手也有了思路。

首先理解孩子仇亲在表达什么,然后辨析家长曾经或现在以什么方式阻碍了孩子自我意识的独立,最后家长可以从什么角度切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意识的发展。

 

01、自我封闭式仇亲

如果说孩子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父母见面。

对孩子的理解:

①理解孩子是难以处理对父母又爱又恨的情绪,正因为无法梳理好自己的爱与恨,只能避开。孩子将自己关在房间的动作不仅仅是对父母无声的抗议,还带有内疚自责,无法当面指责的感受。

②明白孩子即便是呆在房间里玩手机,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处在抑郁状态的孩子,即便是休息也会时常被内心闪现的意向或者回忆所侵扰。当孩子呆在房间里,看似在玩手机玩游戏,实则是为了避免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矛盾相遇。

③孩子目前的状态是暂时的,孩子会在长时间的独处中慢慢调整,发展出独立的自我意识,但如果父母不小心“火上浇油”,反而容易激惹孩子,导致孩子仇亲更为严重。

与孩子相处要避免:

①避免指责孩子不懂事不孝顺等,避免倒苦水发牢骚,把孩子闭门不出或不与父母沟通的情况反复强调。从很现实的角度来说,如果您家孩子都已经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说明TA对父母有愤怒和不理解,那作为父母用同样的愤怒与不理解进行“反击”,孩子的敌意会被激惹的更为强烈。

②避免强行将孩子拉出房门,撬锁、踹门等都不推荐,一切强行、暴力的方式都可能造成二次创伤。但是如果孩子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如何保护孩子人身安全是前提.建议是家中的房间门可以反锁,但从门外可以用钥匙开门,这样出现意外也可以及时干预。当然如果父母手上有钥匙可以开门,在没有孩子允许的情况下也不要随意使用。

③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与过度担心。

父母可以:

①不着急靠近孩子,从生活上更为细致的关照。送饭,换洗衣物,打扫卫生等等各方面,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这样可以吗?”。孩子不搭理或者有生气的反馈时,不着急靠近孩子,通过微信或门外留言,说明自己准备了些什么等,让孩子自己选择何时行动。

②父母外出时跟孩子说一声,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孩子不与父母沟通,但不代表孩子不想了解父母的行程,因为这往往与孩子自己的行程安排相关。再者日常的活动等类似唠嗑,可以不经意间增加亲近感。如果是亲子关系更紧张的家庭,父母刻意外出的频率可以提高一点,给孩子一些出门活动的空间。

③不多过问,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这些情绪。家长一如既往的保持关心与爱护即可。④父母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因为孩子的敌意而退却,不因孩子的冷漠而难过。只有能够接住孩子的负面情绪,才有能量修补关系。⑤为孩子提供向外社交的机会,鼓励其丰富自己的生活,将重心聚焦到外部世界,而非家庭中紧张的关系中。如果孩子想要搬出家独自居住,并且不与父母往来,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 渡过青春号内有不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父母们可以听听孩子的心声。可以微信内搜索“渡过青春号”,阅读相关文章。
 

02、攻击性仇亲

如果是十分愤怒,带有攻击性的仇亲。

对孩子的理解:

①抑郁就是被压抑的愤怒,将对他人的愤怒转向攻击自身才会抑郁,孩子如果将攻击性表露出来,就是好事。当然这样的攻击方式肯定不可取,但孩子也许从未学习过如何表达愤怒,所以通常会特别猛烈。

②对父母进行言语或肢体攻击后,孩子往往会陷入抑郁,孩子会产生内疚感和难以处理的内心冲突,常见表现是哭泣自残。

③对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是孩子在找出路的表现。能够找到一个人责怪,孩子不必陷入自我惩罚之中。

父母可以:

①首先保护自己不被孩子的肢体暴力伤害,父母受伤害越小,越能够保护自己,给孩子之后的内疚感就会小很多。另外尤其是有过校园欺凌相关经历的孩子,开始实施身体暴力,那么家长得更知道,家长在暴力中得以安全,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因为孩子曾经在这样的暴力中受伤。

②抓住孩子对父母愤怒的原因,询问在这之前是否也有过类似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不舒服,但孩子难以表达愤怒的事件,针对这些已经过去的事件进行真诚的道歉。就算孩子会说道歉没有用,但道歉的行为也是必要的,这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③如有条件,可寻找心理咨询师或家庭咨询师进行咨询。

④为孩子提供向外社交的机会,鼓励其丰富自己的生活,将重心聚焦到外部世界,而非家庭中紧张的关系中。

以上两种情况只是大类,具体到每个家庭也会有所出入。

和抑郁相比,愤怒这种情绪其实反而很难长久,因为愤怒是非常需要能量维持的。情绪的表达和宣泄就在一段时间,劲头过后,其实孩子对父母不是单纯的愤怒,里面夹杂的爱与内疚,夹杂着埋怨和怪罪等相当复杂的感受。这些部分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的

相对应的,父母其实也面对着这样复杂的情绪,对孩子又爱又恨,父母既受伤又愤怒的感受也会频繁出现在自己身上。如果父母有机会理清自己的感受,找到这些感受与自己过往经历的联系——这对于处理孩子仇亲或者是家庭矛盾,往往更为见效。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