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0年第39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9月27日   


   本期封面报道聚焦慈善,盖因巴菲特和盖茨月末要来北京请中国富豪赴宴,引发公众无限兴趣,也给富人出了一道难题。

富人们该怎么办?捐还是不捐?不捐,或捐少了,会被骂“一毛不拔”“为富不仁”;捐了,甚或“裸捐”,又会被说成“作秀”“炒作”;有人真心想捐,却又找不到放心的去处;想自己办一个基金会,又遭遇政策壁垒——这就是目前中国慈善的尴尬和困境。看来,盖茨和巴菲特不了解中国国情,他们来中国劝富人“向善”,想必走错了地方。

按理,慈善不只是富人的事。慈善是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它的基础是善意,是一种超越性的大爱。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种爱,正是最为稀缺的资源。现实中,对于慈善的质疑,不仅指向长期垄断的中国官办慈善系统,也指向刚萌芽的私募慈善基金会和刚亮相的慈善家们;质疑的内容,既有对富豪捐赠诚意的诘问,更有对中国慈善环境的反思。

近一个月来,财新《新世纪》记者围绕这个话题,对几家最富争议的非公募基金会,以及专家学者、一些富豪进行了采访,意在呈现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多重问题和障碍。解决这些问题和障碍,均有待于制度的完善。与其逼人向善,不如早日建立制度。倘能使得慈善组织在更加规范的法律环境中成长,就不再需要“逼捐”,而能“引善如流”。

期待规则逐渐清晰之后,中国的慈善事业,能够正常而自然地生长。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