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

 

病耻感是抑郁症救赎之路上的大敌。

 

因为病耻感,患者不愿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不敢光明正大求医,不能向身边人求助;得强颜欢笑,咬着牙工作,硬着头皮社交。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为什么会有病耻感?据我观察,病耻感之所以产生,无非是社会大众对抑郁症有这样一些错误认知:病人是不正常的;犯病是有特殊原因的;得这个病的人是软弱和脆弱的——简单一句话,他们是异类。这也是很多人面对抑郁症患者,优越感油然而生的原因。

 

这实在是一个浅薄的误解。其实,抑郁症之有和无,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没有绝对的精神健康,每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和抑郁症绝缘。

 

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不一样。判断躯体疾病,有明确的身体指征和生化指标。比如阑尾炎,如果阑尾发炎、疼痛、化脓,就可以确诊;又如肝炎,如果血液几项指标阳性或超标,就是肝炎;再如糖尿病,测餐前餐后血糖,超过一定数值,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低减或糖尿病。

 

但抑郁症不是这么直观。本系列之三提到,当今医学模式已发展成“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如果采用其中生物模式的“神经递质”假说来解释抑郁症,可以这么表述:抑郁症的生物学本质是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它的病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二)

 

我们再回顾一下神经递质假说。其原理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神经递质浓度来维系。如果神经递质失衡,就有可能出现抑郁等各种精神生理现象。

 

具体来说,当人的大脑中神经递质浓度不足,其心境就会黯淡,是为抑郁心境;抑郁心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产生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继续发展,会进入抑郁状态;当神经递质减少到一定程度,已不能维系这个人的社会功能,就可以泛泛地说他得了抑郁症。

 

由此可见,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浓度,时刻处于变动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久的。而且其失衡,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不是在一个时点上突然失衡。

 

正常情况下,这个渐变在一个可控的区间内波动。如本系列之二中所说,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神经递质高到一定浓度,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会自动把它往下压;同理,低到一定程度,也会自动把它往上调。这就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可是,一旦神经递质的变化超过了这个可控区间,自我调节失灵,就会出现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问题是,神经递质的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人都可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却不知道其背后之手是神经递质。很多人都曾经历过抑郁情绪,后来通过自我调节,境况改善,恢复了正常生活;他不会知道,自己曾经在抑郁症面前走了一遭。

 

所以,每个人的神经递质浓度都在变化中,会不会得抑郁症,就看其神经递质自发波动的区间有多大。有的人区间较窄,或者自我调节能力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反之,如果转圜余地大,或者自我调节能力强,就不容易得抑郁症。

 

这种差别,很多时候是先天的,决定于人的生理特质,无所谓“正常”或“不正常”。好比有人天生骨质疏松,就容易骨折;有人呼吸系统脆弱,就容易咳嗽。从生理角度看,个体哪一部分先天脆弱,哪部分就容易发病,但你不能就此说他是“不正常”的。

 

有鉴于此,就不必过于强调病和未病。这么说吧:健康和疾病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辩证共存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每个人都是健康的,同时也是有病的,差别只在于程度不同。

 

现实中,很多人得了抑郁症,首先自己不愿承认,连家人都不告诉;家里人瞒不住了,还要瞒着朋友;朋友瞒不住了,还要瞒着同事……他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在某一特定时期神经递质失衡,只是程度较轻,未发展成抑郁症,自己也不知晓。既如此,有什么理由嘲笑他人呢?

 

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词: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 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总结为一句话:暂且撇开医学诊断的角度,而从一个更长的人生跨度看,抑郁症之有或无,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其发病和痊愈是一个淡入淡出的渐进过程,好比光谱的演变。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随时自我觉察,监测神经递质的变化,及时进行药物、心理和其它方面的调整,使其不发展为抑郁症。(待续)

 

(本文原载“渡过”公众号,扫码可关注)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