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之五提到,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应该由此认识到,诊断抑郁症要有开放思维,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生搬硬套,既要防止漏诊,也要防止误诊;相应地,治疗抑郁症,也要结合患者此时此刻的个体差异,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就是说:对抗抑郁症,不存在“最好的”治疗方式,只有“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一)
治疗抑郁症有太多的方法。最为主流的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涉及几十种药的几百种组合,此外还有电疗、磁疗;心理治疗更是门派众多,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除了这两种主流方法,还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偏门和发挥。比如:针灸、瑜伽、冥想、宗教、光照、音乐、插花、营养、公益,等等。不一而足。
这么多方法,让人眼花缭乱。哪一个最好?该选哪一个?
很多患者持经验主义的态度。自己用某种方法治疗见效,或者听某人说用某种方法见效,就坚信这是治疗抑郁症的不二法门,逢人就推广。其情可感,其心可鉴。但是,殊不知“吾之蜜糖”,很可能是“彼之砒霜”。如果执迷于此,或盲从盲信,或盲目排斥,就可能浪费钱财,贻误病情,悔之何及。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评论这个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于从自身经验出发认识外部世界。这并非坏事,因为由此得到的认识往往更真切和更有力量。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他的视野也会是有局限的。”
这说的其实是我自己。六年前,我初发病时,曾经尝试过中医和心理治疗,费钱费力而无效,最后戏剧性地靠药物临床治愈。于是,我相信药物治疗,排斥中医和心理治疗。有患者来找我咨询,我告诉他们:要相信现代医学,接受药物治疗。只要遵守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就一定能治好抑郁症。
回过头来看,这样的建议并不错,但有些绝对化。接受药物治疗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药物治疗确实不能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经验统计表明:大约30%的患者用药没有效果。这还不包括误诊、用药不当、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够等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医生做出了正确的诊断,找到了对症的药物组合和剂量,患者也努力配合,足量足疗程服药,仍然会有大约3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患者虽然用药见效,但好得不彻底,仍会头疼、头晕,认知能力、感受能力也不同程度受损。很多患者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好了,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不能全身心投入生活。这些就叫“残留症状”。
在见过越来越多的难治性抑郁病例后,我不得不承认,确有少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因此,我逐渐改变了只推崇药物治疗的态度,思路更加开放。比如,我曾写文章宣称,中医治疗抑郁症无效。现在,我会说:“对于中医治疗抑郁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找到疗效和疗法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
甚至,对灵修、家排、念咒等等,只要不耽误患者,不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我也支持尝试,乐见其成。
(二)
写到这里,再回顾一下本系列之四《抑郁是一连串事件》。其中我写道:“抑郁症是一个人生物关系、社会关系和时间关系的总和。”
这个道理指引着开放性思维的方向。它意味着,抑郁症不是单一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而有着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既如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以包容的、开放的心态,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具体地说,有的人适合药物治疗,有的人适合心理治疗。或者说同一个患者,在某个时期适合药物治疗,在另一个时期又适合心理治疗;与此同时,又需要运动疗法、叙事疗法、音乐疗法、光照疗法、花艺疗法作为辅助。
人类的大脑过于复杂,奥妙无穷,而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还在探索过程中,对抑郁症的病因、症状和疗效,尚不能完全描述出对应的因果关系。可能是一因一果,也可能是多果一因,甚至是多因一果、多果多因。
无数的可能性逐步展现,我们不能把抑郁症治疗方式绝对化。不要排斥别的方法,唯我正确;当然也不要盲从。
(三)
这些年,不断有陌生的患者给我写信,讨要当年我的药物组合,想如法炮制,让我哭笑不得。用中国古代一个成语来描述,这就叫“刻舟求剑”。时空在变,人也在变,哪有一个固定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疗方案呢?
那么,该如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知抱有敬畏之心;以开放的心态,放弃“唯我独尊”。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党同伐异,而要勇于学习和尝试。
二是对生命抱有感恩之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接纳。治疗有效要感恩,治疗无效也不要失望。永远记住:行动第一。坚持下去,就有办法。
三是为自己刻苦钻研。患者要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如果采用药物治疗,就要学习精神医学,研究药物治疗原理,理解医生的用药逻辑,这样才可以增强治疗依从性;如果采用心理治疗,就要学习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但值得追求。
四是要关注技术细节。魔鬼在细节中,任何方法只有能运用才谈得上价值。有方法而不会操作,再好的方法也是纸上谈兵。
五是允许试错。抑郁症是大脑的功能性障碍,而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对抑郁症在治疗仅仅是对症治疗,谁也不能指望某种方法一定见效。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不断试错,总能不断从错误走向正确。
特别强调,在试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耐心”和“信心”。只要对自己负责,有耐心,有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而适合自己的,一定就是最好的!(待续)
(本文原载“渡过”公众号,扫码可关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