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短期是诊治,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
本质:治愈者与患者的相互支持
目标: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
方式:对接两个资源,打通两种需求
患者获得什么——信心、全病程指导、长期陪伴
治愈者获得什么——收入、价值实现、人格成长
“陪伴者计划”内涵
相对于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的治疗更为复杂。一位患者,从发病到接受现实,到正规求治,到临床治愈,到彻底康复,到回归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精神疾病患者本来在认知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偏差,更需要获得知识、经验、信心和力量,从而能够坚持到底,走完治疗全程。
目前,在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并存医疗和心理咨询两大系统。前者对应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者对应心理干预和人格成长。这二者都非常重要,正在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但是,鉴于中国目前医疗资源稀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高度稀缺,患者得到的治疗是不充分的。尤其是精神疾病,短短几分钟的西医诊治、以小时收费的心理咨询,完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加之精神疾病的特异性,很多患者得到的治疗与其个体特点不匹配,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怎么办?这就需要在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之外,建立第三个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而“陪伴者计划”,则构成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一环。
陪伴者的任务是什么?——对患者给予从发病到回归社会的全程指导、陪伴和抚慰。
谁是陪伴者?——鉴于精神疾病的特点,最好的陪伴者,是精神疾病临床治愈者或康复者,对疾病感同身受,同时具有爱心、耐心、经验、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知识,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短期是诊治,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这就是“陪伴者”计划的意义所在。
“陪伴者”计划工作程序
第一步,在“渡过”公号上开设两个接口,分别接受患者、陪伴者报名;
第二步,从陪伴者人选中,遴筛出条件合格者,经严格培训,使其成长为各有所长的“陪伴者”;
第三步,研究患者申请,根据其需求,为其匹配适宜的陪伴者;
第四步,在陪伴过程中提供督导,解决具体困难,应对突发危机,顺利完成陪伴。
“陪伴者”计划运行方式
公益和商业相结合。
首先,项目要有公益初心,以助人、互助为目的;其次,被陪伴者需要付费,不然不会珍惜得到的服务;再次,陪伴者理应得到劳动报酬;最后,平台初期将靠公益基金支持,但从长远看,也需要获得收入以实现可持续运行。
此项目对陪伴者也具有特别的意义。现实中,很多精神疾病患者 ,病愈后因为各种现实原因难以就业,或者不能完全恢复过去的工作状态。他们需要工作,需要收入,也需要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概括而言:“陪伴者”计划旨在构建一个平台,对接患者和陪伴者——被陪伴者可以获得全病程指导、长期陪伴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与信心;陪伴者可以获得收入、助人的快乐和人格的成长。
(原载“渡过”公众号 )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