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8年1月12日,我在“渡过”公号上发文《探索“叙事疗愈”,“渡过”公号将开实验班》,报名者踊跃。几天后,第一期实验班组成,大家商定春节后开课。

 

3月3日,周六,实验班正式开课。共10名学员,三男七女,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十几岁到40多岁。有大学生,有中学生,还有两位家长旁听。

 

之后,实验班连续五个周末开课,每次三个多小时,至3月31日结束。一期下来,确认了一些东西,也发现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简单总结如下:

 

一 、尽管是“写作疗愈”,也需要在现代医疗模式指导下,建立起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认知框架。

 

“写作疗愈”属于心理治疗范畴,但我认为,不能就心理谈心理,而应以更广阔的视野,以现代医疗模式,形成一个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整体认知框架。如果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做心理治疗很有可能会迷失方向的。

 

因此,第一次课,我用了三个小时,专门谈认知框架。概括起来,也就是以下几句话:

 

1.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本质是大脑的化学元素失调,既非器质性疾病,也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而属于功能性障碍;

 

2. 功能性障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我恢复,因此抑郁症是可以自行缓解的,属于自限性疾病,甚至可以理解为人体的自我保护;

 

3. 尽管抑郁症有可能自愈,但仍须积极治疗。如果消极等待自愈,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很多患者可能因不能耐受而走上绝路;且预后不良,容易复发,或者转成慢性;

 

4. 抑郁症成因复杂,个性因素明显,属于特异性疾病。每位患者都是独特的,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5.从宏观和整体上看,抑郁症的治疗,根本在自救。要打破病耻感,树立信心,行动激活,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获得彻底治愈。

 

二 、心理治疗门派众多,而“写作疗愈”是综合性的。要打破门派之见,博采众长,所有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都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并整合为一体。

 

鉴于上述认识,在备课和讲课中,我融合了精神分析、认知调整、人本主义、团体疗愈等理论和方法。其中,精神分析用于内心探索;认知调整用于改变对自己及世界的负面看法;人本主义用于发现自我,挖掘潜力,肯定自身价值;团体疗愈是贯穿整个课程的形式,起到了互相“看见”、互相激发的作用。

 

三 、集中到“写作疗愈”本身,重点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结合。

 

其中,“由外向内”,是指挖掘和扩大生命资源,增强自我认同;由外向内,是指通过叙述,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自己,重新诠释生命意义和价值。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觉,单独“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都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并让每一位学员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期实验班,我觉得这个方面结合得不好,有些游离;而且受时间制约(总共15个小时),没能给学员充分的时间去尝试和展开。这是将来需要重点探索解决的。

 

四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写作治疗的本质,是不预设任何结论,彻底地以来访者为中心,追求自我成长。

 

当大家坐在一起,完全平等地交流,彼此无条件接纳和尊重时,一种关系的连接和情绪的流动便发生了。大家超越了个体局限,共同建构彼此的关系。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对每个人都会如此,只是程度不同。

 

所以,在课程最后,我真诚地感谢大家说,这五次课,可能我的收获比在座所有人都大;而在最后一次课(历时四个半小时),当我宣布所有课程结束时,大家静坐不动,默然无语,其中体现出来的不舍,让我非常感动。

 

五、“写作疗愈”只是形式,实质上仍应把疗效当做终极目标。

 

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我从来都持务实的态度,“以问题为核心,以治愈为目的”。因此,尽管课程冠之为“写作疗愈”,我最后还是拿出几个小时,设置了团体治疗环节,让每个学员自我分析,讲述自己最大的苦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大家集体讨论,出谋划策,为其制定一个未来可执行的疗愈和康复方案。尽管这花了不少时间,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价值的。

 

短短五次课程,意犹未尽。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我还会继续开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程。

 

【附录】第一期部分学员的体会

 

 

◇今天的离别: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赶走心上的阴霾,围坐在一起耐心地聆听、真诚地交流。短短的五次课,我的收获很大,不仅掌握了写作疗愈的原理,还了解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正念等等。最后一次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讲了自己的经历,然后给每个人都制定了一条通往痊愈的明路。我会带着这份感恩之情,更好地自我疗愈,并帮助更多的人从痛苦中走出来。

 

如果有不足,那就是写作疗愈的原理和自我经历的结合还不够。如果能请“渡过”公号上的作者,亲自讲讲写作给自己带来的疗愈效果,或者自己的写作思路,就更好了。

 

◇真夏:参加“写作疗愈”班,我最重要的收获是“共鸣和反思”。通过聆听他人的经历,发现了彼此之间相近的挣扎和坚韧,正是这些共有的地方,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另外,我觉得我在抑郁期间,容易盲目地陷在自身的负面情绪中,而大家的分享让我意识到,与其沉浸在自己的苦痛之中,不如勇敢地直面并表达出苦痛,这样做会成为摆脱苦痛的一个良好开始。

 

这期探索班,大家的讨论非常自由,激发出许多新颖的观点。然而我认为,有引导的讨论也是必要的,有助于大家想法的汇聚以及解决方案的产生。在之后的课程中,我建议采取自由讨论与主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pedro:我十分喜欢此次课程小组学习的形式——既能向主讲人老师学习写作疗愈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又能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获取同伴支持,燃起康复的信心。希望后续的课程能把理论讲解和写作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能保证每位学员结课时能写出一篇习作,这样也许能有更明显的效果。

 

◇大静:参加这期课程,最初的愿望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深层的潜意识可能是解决内心的纠结。由于家庭婚姻问题的矛盾,我始终处于一个矛盾之中,缺乏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因而焦虑愈加严重。又因为羞耻感,始终无法和别人去倾诉,只把它埋藏于内心,表面上装作云淡风轻。

 

五次课程中,通过大家的交流,我发现虽然我参加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咨询,但是依然依赖别人去解决困境,无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法替自己负责,甚至欺骗自己。听到了大家的困惑和苦难,让我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自己的内心,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也得到了张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和鼓励,我很感恩。

 

希望这个课程能够时间长一些,多几次课。此外就是多实践,可以变换一些场地,比如公园什么的,增加课程的新鲜感。

 

◇草色青青:作为一名高中女孩的母亲,陪同女儿听了两次课,受益匪浅。整个课程设计合理,内容逐层深入,前后系统连贯。大家在讨论中踊跃发言,互动交流,活跃了气氛,唤起了共情,相互借鉴了好的疗愈方法。无论课上的讨论交流还是课下的微信交流,都起到了提升认知、相互鼓励、提振信心、明确方向的作用。

 

建议:一是可按问题导向原则设立疗愈班,比如根据学员自身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班开设课程,这样目标会比较一致,互助作用会更明显:二是定期,三个月或半年,组织参加过愈班的学员见面,交流疗愈效果。

 

◇碧舟:这一期写作疗愈班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爱思考、懂倾听,心地善良的小伙伴。虽然有年龄的差距,社会地位不同,有各自需要面对的困境,但是从平等、友爱的交流中,我得到了温暖,摄取了力量。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郁友加入我们,为我们破碎的心灵找一个温暖的安放之所。

 

 

◇何泓:这是一段持续了5周的深度对话。 “写作疗愈”是一份与自己对话的记录,重点是事件,是整个过程,尽量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梳理,去记忆。认知上的偏差或许在日后翻看的时候会显露出来,这样一份份记录积攒下来,让我们更有可能认清自己。

 

这样的讨论是有意思的,面对同样一个情境,面对原来素未相识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肆意说出不同的感受、看法。感谢这样的机会,也感谢认识这些同学还有张进老师,我觉得我们只是多了一双看待世界的眼睛。仅此而已。

 

财新私房课

 

张进:如何应对抑郁症

1、抑郁症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2、如何判断抑郁症?

3、如何寻找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张进: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

2、心理咨询能有哪些作用?

3、心理咨询如何起到作用?

4、心理咨询有哪些门派和技术?

5、患者应该怎么做?

6、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