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今年6月,“陪伴者计划”正式启动。五个月来,我们磨合出一套陪伴流程,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陪伴者队伍,完成了500多人次的陪伴。实践证明,“陪伴者计划”是可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推广力度不够,陪伴者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陪伴者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还有待于提升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收获和体会,因此撰写这组文章予以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继续前行。 

 

今年3月5日,我在“渡过”公号上发表《短期是诊治,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一文,正式提出“陪伴者计划”的概念。这篇文章可谓一挥而就,但形成这个想法,至少用了五六年时间。

 

可以这么说:推出“陪伴者计划”,完全是出于我的个人经历和这些年咨询实践中的感受。

 

回忆我自己,大约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抑郁。和大多数人一样,当时我对抑郁一无所知,浑然不觉,直到2012年3月病情恶化,失去了工作能力,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病了。之后,从茫然无措、被迫就诊;到治疗无效、失望绝望;再到治疗见效、临床治愈,经历了无数严峻考验,走了很多弯路。

 

我后来想,上述过程中,如果有一个过来人,能够在其中某个重要节点指引一下,那该多好啊。

 

再往后几年,陆陆续续有很多患者和家属找我做咨询,从中我了解到很多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病例,对精神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特异性有了深刻理解。我认识到,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其他躯体疾病相比,精神疾病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试错、更整体的把握、更精细的调整,而这些是现有治疗体系无法满足的。

 

关于“陪伴者计划”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而要解释“陪伴者计划”的必要性,首先要分析精神疾病治疗到底有哪些难点?以及现有精神疾病两大治疗体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到底有哪些不足?

 

(一)精神疾病治疗难在哪里?

 

疾病是生命过程的异常状态。只要是生命体,就会有疾病。任何生命体都包含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疾病也相应地分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在过往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只重视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往往是被忽略或被粗暴对待的。糟糕的是,治疗精神疾病比治疗躯体疾病更加困难,原因在于:

 

1.    精神疾病的病理、病因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精神疾病成因复杂。从生物学维度看,精神疾病和生物学因素有关,包括神经递质、神经网络、神经可塑性等等;其次,精神疾病和心理因素相关,涉及个人性格、原生家庭、早年创伤等等;第三,精神疾病和社会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压力等等。

 

当然这只是总体而言。具体到某个个体,病因是什么?现代医学还不能确定,只能通过经验来估计。而病因不确定,自然不能对因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因此,无论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或是心理治疗,都难以精准,不可能一枪正中靶心。需要尝试,需要摸索,需要试错。

 

正因为此,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要面对一系列抉择,不可避免存在“碰运气”的成分。这就对医生和患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精神疾病的整个过程涉及更多的环节。

 

人的精神活动可以简化为一个“刺激-调节-反馈”的循环。外部因素通过刺激上游的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神经核团等器官,改变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调节人的情绪、意志、欲望、情感等等;而这些又会反过来在外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对认知形成反馈。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漫长的环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发精神问题。这就决定了精神疾病的治疗,从就医到诊断到治疗到康复,涉及更复杂的因素,需要更长的时间。现实中,迁延不愈、病程长达20年、30年的患者比比皆是。

 

3.    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人的躯体疾病主要是生物性的,只要医学治疗到位,很快就会痊愈。但是精神疾病没这么简单。精神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治疗效果必然和心理状态、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而个人的心理状态又直接受外部环境影响,所以,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不可分割。

 

4.    个人努力必不可少。

 

精神疾病不同于躯体疾病,鉴于其病理和病因的复杂性,并不是医学治疗方案对了就一定能奏效,而需要患者的个人努力。也就是说,疗效如何,最终决定于个人的作为。

 

具体说,如果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就需要他尊重医嘱,按时服药,“足量足疗程”;如果他采用心理治疗,那就需要他有勇气面对自我,能够直面既往生活中内心深处的黑暗和阴影,不断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在咨询师的带领和推动下,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人格成长;而个人能否努力,努力能否奏效,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现有治疗体系有哪些不足?

 

以上分析了精神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有鉴于此,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医生更精心、患者更配合、医患关系更和谐。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客观而论,目前中国精神疾病治疗的两大系统——西医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都是有局限的。

 

先分析医疗系统的局限性。

 

刚才我们提到,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具有“试错”的特性。既然是“试错”,就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并由此获得最优解。现实中,患者一次就诊,医生就能正确诊断、精确用药的案例,如凤毛麟角。

 

既然调整是必须的,那么如何“调整”?这首先需要医生有合格的医术和医德,否则调整就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调整成功的另一个必备要素是医生对患者的时间投入。要调整治疗方案,前提是对患者情况有准确了解。如果不了解患者服药后身体、心理的微妙变化,调药从何谈起?

 

问题是,医生要密切了解患者的情况,就需要时间。但目前中国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只有3万人多人,缺口达40多万。病人多、医生少,经常患者辗转奔波,赶到医院,一等一天,看病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之后复诊间隔时间较长,患者及时调药更不可及。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用药和调药往往具有盲目性,疗效就会因此大打折扣。

 

再分析心理咨询系统的局限性。

 

目前,在中国,精神疾病患者要想获得好的心理治疗更难。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心理咨询行业比较混乱,咨询师人数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求助者要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很不容易;

 

二是心理治疗耗时太长,即使短程治疗也得几个星期,长程治疗更是长达数年。花费巨大,患者难以承受;

 

三是咨询行业的种种设置和规则比较严格、僵化,人情味不足,求助者的治疗体验往往不够愉快。

 

除此之外,也许共同的局限是:部分医生和咨询师更偏重于从各自角度解决问题。医生认为咨询师是空口说白话,咨询师认为医生只会用药不能治本。各自画地为牢,而不能从实际出发,为患者寻找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三)陪伴者有哪些优势?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医疗、咨询系统的局限性,当前中国精神疾病患者得到的治疗必定是不充分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陪伴者计划”或可起到独特作用,成为精神疾病治疗的第三系统。

 

谁是陪伴者?我理想中的陪伴者,是精神疾病临床治愈者或康复者,有自身体验,并经过训练具备了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基础知识,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具体而言,陪伴者的特点是:

 

1.    人数众多。理论上,有经历、有热情、有学习能力的患者都有可能被培训为陪伴者;

 

2.    有同情心。他们经受过疾病的折磨,与患者同病相怜,也很想把自己从治疗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他人,从中体现到价值实现的快乐;

 

3.    有同理心。他们对疾病感同身受,切中患者需求,与患者更容易沟通;

 

4.    有相对较多和较灵活的时间。与医生、咨询师相比,他们不以此为主业,处理问题更灵活机动,不受职业规则的局限。

 

现实中,一位患者,从发病到到正规求治,到临床治愈,到彻底康复,到回归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陪伴者的上述优势得以发挥,他们就可以打通“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环节,对患者给予全程的指导、陪伴和抚慰,成为西医治疗和心理咨询之外的第三系统。

 

所以我说,“短期是治疗,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

 

更具体说,陪伴者可以做哪些事情?他们和咨询师相比有哪些不同?接下来两篇文章将试图回答。

 

(原载“渡过”公众号,扫码可关注)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