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一)
1月20日下午,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突然找我,让我去报道近日发生在山东济南市的一家六口死亡惨案。
1月18日傍晚,济南市天桥区某小区一男子跳楼身亡。警方随后在他家中发现其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尸体。1月20日,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发布公告称,凶案就是这个男子干的,他杀了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放火后跳楼自杀。
警方通报还称,此人生前曾频繁浏览治疗抑郁症的网页,写过很多悲观厌世和担忧家人未来生活的文字。在他的单位办公桌内,还发现多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
舒立对我说:“张进,你要亲自去报道这个事。怎么能什么事都朝抑郁症头上按,这样抑郁症患者没法活了都。”
舒立出于朴素的情感,我当仁不让,当即领命。多年的新闻感瞬间被激活,几小时后,我即和两位财新记者登上了去往济南的动车。
与此同时,我致电“渡过”摄影群群主建晓,请他从招远赶赴济南参与报道;致电抗郁名人长风,请他远程调度济南可利用报道资源;又请金美在“渡过”山东群想方设法征集报道线索;又在“陪伴者计划工作群”发动大家讨论此事,集思广益。
(二)
1月21日早7点,天还没大亮,我和建晓从酒店出发,步行探访事发地。
离事发地还有几个街区,我们问行人:“影壁后街20号怎么走?”对方就说:“你们是记者,去采访那个案子的吧?”
影壁后街位于济南老城区,显得朴素,略有些陈旧。影壁后街20号院,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小区。一进门,便是一栋红色筒子楼;楼最里面,就是事发地1单元。
1单元的楼门,看不出任何异样。但顺着楼梯,走到第5层,就闻到了烟火味。悲剧的气息还没有完全消散。
走过5层,就是警戒区,一道警戒线拦着。好在无人值守,我跨过警戒线,拍了一些照片。
触目惊心的是,通往事发房屋的楼梯上,还扔着一只鞋,孤零零躺在那儿。
房屋主人的各种杂物,堆放在五层和六层中间空地上。从窗口望外面的天空,看到鸟儿飞过。
出了楼道,遇到小区门卫和一位中年妇女,简单聊了几句。他们告诉我,这家人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行凶者35岁,在邮电系统上班。父母均已退休,父亲是某银行退休职工。妻子在幼儿园工作。大儿子7岁,读小学一年级,小儿子刚上幼儿园。一家人平时邻里关系很好。至于杀人者为何杀害全家又跳楼自杀,他们也说不清楚。
“可惜了那两个孩子,平常好乖的。”这位妇女感慨。
(三)
接下来的采访,不很顺利。逝者不能说话,所有信息均在警方掌握之中;此案已上升为大案,专案组严格保密;而我们对行凶者和妻子单位的外围采访,有效信息不多。采访暂时搁置。
接下来怎么办?我想到,尽管核心新闻事实一时难以获得,仍然可以通过逻辑和专业知识来廓清一个疑虑,这其实也是我此行的初衷:“抑郁症会让人杀人吗?”
其实,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发布的通报,并没有指明行凶者患有抑郁症,只是陈述了以下事实:第一,一家五口是他所杀;第二,他曾浏览抑郁症相关网页,并服用精神类药物;第三,他留下了悲观厌世和担忧家人未来生活的文字。
但是,警方仅仅集中披露上述情况,很容易让人产生这个印象:杀人者是抑郁症患者,其行为和抑郁有关,因此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
类似担心成立吗?为此,我联系了山东省立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山东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焦志安,他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听完我的问题,焦医生简明扼要地回答:“警方披露的信息,最多只能说明这个人可能有一些抑郁情绪,而有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我在《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念》一文中,也作过区分:
“我认为,抑郁症这三个字其实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和严格的医学诊断。它是一个习惯性用语。它描绘的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是一个症状群。打一个比方,‘抑郁症’好像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就好比把头疼、发烧、鼻塞、喉咙肿痛等等,都称为‘感冒’一样。
总之,我们平常谈论抑郁现象的时候,可以泛泛使用‘抑郁症’这个词。但心里要明白,抑郁这个现象过于复杂,如果是讨论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就要把特定的语境下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从而得出精确的结论。”
也就是说,抑郁症为何发生?从生物学角度看尚无统一定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诱发因素、环境因素等更是各不相同;抑郁症的表现又千奇百怪,没有共同标准;而一个人即使有抑郁情绪或患有抑郁症,他做出某种行为,也可能出于多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可能是一果多因,也可能是一因多果,甚至是多因多果。
具体到本案,仅仅从行凶者浏览过抑郁症相关网页、服用过精神类药物、写过消极悲观的文字,就推断他得了抑郁症,并杀人、自杀,是非常草率的;而单方面集中发布类似信息,也可能对大众产生误导作用。
(四)
这里,要继续讨论一个概念:“扩大性自杀”。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教师向静,在其出版的《刑事司法精神医学和刑侦实物》一书中提到,有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前,会担心自己死后家人遭遇不幸,就有可能在自杀前先杀死家人。这种行为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更具体说:所谓“扩大性自杀”,是指患者在严重情绪低落及认知损害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自杀企图;出于怜悯之心,先将自己的亲人杀害,然后再自杀,故称“慈悲杀人”或“怜悯性杀人”。
现实中,确有抑郁症患者“扩大性自杀”的案例。但是,仔细观察,临床常见的扩大性自杀是针对孩子和配偶。
“渡过”专栏作者、资深咨询师王骏告诉我:抑郁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多见于抑郁症母亲带未成年孩子自杀,原因是担心自己死后孩子受苦,而杀害全家的情况极为少见。
他概括:单纯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是自杀者不忍心留下亲人在悲惨世界受罪,其本质是爱而不是恨。而济南此案,杀人者连杀5人,属于滥杀,很难将其归为“扩大性自杀”。
综上,我认为,本案存在多种可能性。凶手到底有没有抑郁症,是不是扩大性自杀,证据不足。用一些读者的话说,“这个锅抑郁症背不起。”
(五)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抑郁症病耻感问题。
所谓“病耻感”,顾名思义,是社会大众对某种疾病的负面评价和反应,以及患者本人由此内生的羞耻感受。
为什么抑郁症会有病耻感?据我观察,无非是因为社会大众对抑郁症有这样一些错误认知:病人是不正常的;犯病是有特殊原因的;得这个病的人是软弱和脆弱的——简单一句话,他们是异类。
病耻感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对患者、乃至患者对自身的轻视和排斥。过去,这种排斥仅仅是对抑郁症患者性格和能力的歧视;而今,此案又可能把抑郁症和杀人联系在一起,会让抑郁症患者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具体到此案,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警方披露不完全信息,把公众视线引向抑郁症,是不恰当的,其后果有可能进一步把抑郁症患者污名化。
不能说警方披露的信息不是事实,只能说这是不完整的事实。对于认识世界来说,困难的不是说出真相, 而是说出全部的真相。从“部分真相”到“全部真相”,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极高的代价。而只有获得“全部的真相”,我们才能依据逻辑对复杂的世界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期待进一步完整事实的披露。
财新网相关报道:精神医学专家:谨防抑郁症患者被污名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渡过”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渡过”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渡过”公号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