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这是一本独特的小书。既不是新闻,也不属于艺术,更不能归类为心理学。如果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我“知行合一”人生追求的记录。
本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近30年记者生涯的追忆;二是八年来我在精神健康领域的思考和实践;三是摄影作品。
(一)
作家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
时至今日,当我梳理“渡过”事业的来路,原本无神论的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感觉:八年来,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属于“命定”。
2011年底,抑郁不知不觉袭来。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我一步步走上了研究和传播精神科学的漫漫长途。八年来,我先后做了几件事:出版了三本专著;创办了“渡过”公众号;建立了“渡过”网上社区;推出了“陪伴者计划”。自2018年,又逐渐从精神领域的知识传播阶段,进入到实际解决问题的阶段。
我曾自问:“渡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最早,“渡过”是一本书;而后成为一个公号;再往后是一个社群、一个电台、一个课堂,一个基地;而现在我认为,“渡过”最大的价值是一群人。
两年半来,“渡过”从无到有,渐成规模,最大的成就,不过是聚了一群人。这个群体三教九流,芸芸众生。有教师、公务员、医生、律师,有警察、记者、演员、企业主,有打零工的、卖保险的,有开茶馆的、做小生意的……大家因缘相遇,有共同理念,无身份之别;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取长补短,人尽其用。
“渡过”的发展,也从未事先设计,都是走完一步,下一步自然浮现;踩着节点,衔接紧密,顺应时势,如有天助。
何以至此?我想,无非是顺应了时代需求,“得道多助”;并同样归结于我刚刚提到的八个字——“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比如,《渡过3》封面上,印着一行字:“行程万里,寻访抗郁勇者”。我在序言中写道:“这本身就是记者职责所在——记录。我给自己设定的第一任务是:基于对中国精神健康问题的理解,用我的寻访,为转型期中国精神健康事业发生的变化做一个记录,为时代留一份笔记。”
这也是本书定名为《我的知与行》的原因。
(二)
2014年7月20日,一个很偶然的机缘,我在自己的财新博客上涂抹了一段文字,记载了20多年前,我乘长途大巴辗转于云南和广西之间的一段经历。以此为契机,我断断续续写了一组文章,定名为“旧事新叙”。其中“旧事”,是我记者生涯中行走中国的往事;“新叙”,则是站在新的视角重新叙述。
我珍视自己的记者生涯。直到今天,当看到某个热点选题被密集报道、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时,我都会心生“不在现场”的遗憾和浩叹,“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回忆早年,我选择当记者,一个目的是想走南闯北。走不同的路,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身心投入,知行合一,这是记者职业对我的人生馈赠。
回过头看,当我50岁时在精神健康领域再创业,并不完全是另起炉灶。至少,30年记者生涯训练出的职业素养,是一以贯之的。也正因为此,在创办“渡过”公号时,我会不假思索地为公号确定了至今未变的宗旨——“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基于这个考虑,我在本书中收入几篇“旧事新叙”。它是我人生和精神的写照。
(三)
最后说一说我的摄影。
2014年春,大病初愈的我,在财新春节晚会上,抽奖抽到一台高级手机,开始练习摄影。当时没有想到,这既成为我治愈的一部分,也成为“渡过”事业的一部分——因为攒了大量图片,我才能够办“渡过”公号,要不然购买图片会是一笔很大花费的。
回过头看,摄影对我最大的好处,是唤起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好照片是不会无缘无故降临相机的。自从爱上摄影,四年来我走了许多路;当翻阅照片,我看到生命之河从我的眼前流过。于是,我与世界、与内心实现沟通,收获了理解与感动。
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四)
严格地说,本书不是一本著作,只是一个作品集。
最初,就是否出版这本书,我有一丝顾虑。我知道,我的很多想法,只是某一时空的碎片化聚合,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远未完善;但又想到,《渡过1》出版已经5年,这5年,精神健康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渡过1》及时增补、完善,也是对读者的交待。
所以,我很愿意此时出版这本书,同时表达一个愿望:将来某一天,当“渡过”事业发扬光大时,我可以回归记者老本行,再去行走天下,采访、研究、写作,写一本真正的专著,为我所亲历的中国精神健康领域的发展变化,留下一份记录。
谨记,并以为序。
2019年7月16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