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图 / 张进
 
【编者按】渡过心理咨询中心于2019年9月成立,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咨询师队伍。为了让渡过群友能更充分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特开辟此专栏,并藉此加强内部研讨,相互督导,提高整体水准,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
 
一 催眠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快速解决问题
 
张进:徐强老师,你是渡过心理咨询中心第一位挂牌咨询师,专业做催眠。到目前为止,你为渡过群友做过多少例催眠?有什么样的感受?
 
徐强:2019年5月,我参加了渡过北京虎峪线下营,在那里第一次为渡过群友做催眠。2019年9月,渡过北京之家成立,我成了渡过专职咨询师,至今大概为400位渡过的群友做过催眠。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可能还会更多。
 
来渡过后,我的能力、技术提升很快。此前我也接触过一些抑郁症患者,但基本上都是未服过药的,成人占多数。在渡过,找我催眠的群友大多在服药状态,其中绝大部分是未成年人,是被家长带来的,本人并不是很情愿,这就给催眠带来了难度。
 
我遇到了很多新情况,也从中摸索出更多的方法。比如,第一次在北京虎峪营做催眠时,因为连续做了几天,已经很疲劳,后来面对一位来访者,要处理他和父母的矛盾,用了好几个办法都没有处理好。我实在是累了,就给他下了一个指令:“你就静静地看着他们。”
 
当时我的本意是想休息一会儿,再想其它办法。但过了一会,他突然告诉我:他看到原来正在打架的父母不打了,渐渐和解。——也就是说,我并没有帮他什么,问题就解决了。事后我想明白了:这就是潜意识的自我修复功能。
 
从那以后,我发现很多用传统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用这个方法都能很好处理。
 
张进:很多人对催眠很好奇,也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解。请简单介绍一下催眠的原理。
 
徐强:催眠是与潜意识交流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我们平常说话都在意识层面,用的是逻辑思维,很多时候,虽然道理讲明白了,你也会觉得我说的都对,但该不开心还是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不同步。在头脑意识层面想明白的事情,在潜意识层面并不能接受。而决定我们情绪好坏的,却是潜意识。
 
催眠是尽量少与意识打交道,而直接在潜意识层面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潜意识的概念,更像我们中国人说的心,只有在潜意识层面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催眠就是用语言引导你进入一个潜意识开放的状态,简称“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来访者与催眠师交流,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张进:你刚才说,催眠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是潜意识状态?
 
徐强:潜意识这个话题太大,也是太神秘了,这里我只能简单说个定义: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被认知或没有被认知的部分,它是影响着你的心理、情绪、行为,但你却不知道的那部分意识的内容。
 
潜意识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心跳、血压、呼吸、免疫力都和潜意识有关。潜意识决定一个人总体的性格和情绪。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你的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我刚才说过,催眠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开展工作。很多人好奇:催眠的潜意识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没有统一答案,每个人进入催眠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人感觉很轻盈,有人感觉很沉,还有其它各种感觉,都不太一样。
 
需要强调的是,催眠并不是睡着了,也不是迷迷糊糊。进入催眠状态后,人是完全清醒的,甚至比平时都清醒,不会失去意识被别人控制。那种状态有点儿像刚睡醒、还没睁开眼,但心里却特别清楚的那个感觉。
 
张进:如何使人进入潜意识状态?有哪些技术方法?在你的实践中,哪些人容易进入潜意识状态,哪些人比较难?如果实在进不了状态,怎么办?
 
徐强:进入潜意识状态的方法有很多,催眠可以说是最好的方法。此外还有冥想、静坐、禅修、站桩气功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从调整呼吸、从放松开始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进入潜意识状态的方法。区别只是深浅、难易不同而已。
 
一般来讲,女性比男性、年轻人比岁数大的人、感性的人比理性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因此,未成年人其实很容易催眠,只是有些未成年人不愿意配合,才给人不容易催眠的错觉。
 
如果实在进不了催眠状态,也没有太好的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有意训练自己,还是有可能越来越容易进入催眠状态的。比如说,平时多练习冥想、静坐等,这方面的能力就有可能提高。
 
张进:曾经体验过催眠的人说,当进入潜意识状态后,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绪,甚至能看到情绪的形态、颜色,这是真的吗?情绪真的是有形的吗?
 
徐强:确实是这样。90%的人在催眠中真的能清楚看到自己情绪的形态、颜色。当然这不是一种物理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意象,但对于我们的心理,这又是真实存在的。每当我帮助求助者把这些情绪意象释放出去,他们的心情都可以迅速得到改变,甚至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一些躯体症状,如神经性偏头痛、抽动症等,都能马上缓解,非常神奇。
 
从某种意义上,这些情绪就是长期积累在我们身体里的负能量。有一种催眠技术,甚至用灵摆(水晶球吊坠)在人的身体上掠过,就能找到负面情绪所在的位置。不过这种技术我还不会,只是听说过。这说明情绪能量是真实存在的。
 
二 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做催眠?
 
张进: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来做催眠,能够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青少年适合做催眠吗?如果可以做催眠,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徐强:青少年其实特别适合做催眠。从身体发育阶段看,他们可以说就是生活在催眠状态中,非常容易受暗示,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时期受到心理创伤后果更严重的原因。
 
但在实际工作中,给青少年做催眠难度又很大。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孩子不愿意好起来。可能他们有“因病获益”的情况,如果好了,就又要回到以前的痛苦生活中去,所以不愿意好。
 
另一个原因往往是:他们的父母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存环境没有改变,即使孩子自己好了,一旦回到原来的家庭,很快又会复发,不但原来的努力付之东流,还可能对咨询师失去信心,使后面的工作更加困难。
 
因此,与其说让青少年做准备,不如说让父母做好准备。父母变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好起来,甚至说孩子才敢好起来。
 
当然,如果非要说让孩子做准备,那可以让孩子对催眠有些了解,这样催眠时可以更好配合。建议让孩子甚至包括成年人,来做催眠前,先听听我在渡过平台上的《催眠十二讲》。
 
张进:有双相、人格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适合做催眠吗?
 
徐强:这些病的名称,对催眠师来讲其实只是症状,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生病的根源。催眠不是针对症状,而是要找到出现这类症状的心理根源,然后在潜意识层面把问题解决了,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有时候,甚至我都不需要知道来访者是什么病,只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很多年前,我第一次遇到一位抽动症患者时,根本不知道“抽动症”这种病。面对这位来访者,我只是去探寻造成他的状态的情绪是什么?这种情绪又是如何形成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抽动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我才知道这个现象叫抽动症。
 
所以,对催眠师来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找到生病原因。至于这是什么病,对催眠师来说是无所谓的。
 
在来渡过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为肿瘤患者做心理疏导,他们的病我更不了解。我也是去找他们生病的心理原因,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催眠还是有禁忌症的。比如精神分裂症不能做,因为会有情绪失控的风险。自闭倾向、交流障碍,包括多动症,也很难做催眠,原因是无法有效交流。
 
张进:这就是说,做催眠不用细究得的是什么病,大多数精神疾病都可以做催眠。那么换一个问题:来访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做催眠效果才好?
 
徐强:当然来访者最好处于稳定状态下。如果是在躁狂状态下,无法交流,就很难催眠。
 
说到这个问题,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来访者承认自己有问题,很痛苦,想要改变自己,愿意配合催眠师,做催眠才会有效果。有一些人格障碍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就很难接受催眠,我也束手无策。
 
张进:有很多家长,自己没生病,只是为孩子操心而焦虑和疲倦,这样的情况,适合做催眠调整身心吗?
 
徐强:非常适合,甚至应该先于孩子来做催眠。
 
刚刚我提到,很多孩子不愿意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如果家长能通过催眠先好起来,孩子才有可能好。
 
别说是为孩子焦虑的家长了,即便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健康人,也都会有很多情绪问题。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风平浪静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负面情绪积累,都可以通过催眠来调整自己,以求获得更好的状态。
 
再把话题回到家长身上。可以说,几乎我接触过的所有家长,都需要催眠调整。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不愿意来,只好自己先体验一下。刚开始都说自己挺好的,只是来了解一下;真正一做起来,往往哭得昏天黑地,才知道原来自己也受了这么多苦难。
 
所以特别提醒一下家长,只有自己好起来,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好起来;只有家长平安健康,才能陪孩子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三 练功、正念和催眠
 
张进:听说你平常做催眠之余,每天还练功、打坐、站桩等等。参加渡过线下营的时候,你每天早上也带领营员练功。催眠和练功有什么关系?
 
徐强:练武术、气功是我的爱好,远在我学催眠之前。只是在学习催眠后,我发现这些功夫有很多催眠原理。如果在练功的同时,加入自我催眠,就能练得更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做心理调节。
 
曾经有一次,我在营地带领家长们站桩,有一位家长突然情绪出来了,很难受,我也没去催眠引导,直接就帮她解决问题,很快处理好了。这说明站桩本身就处在一种催眠状态。
 
另一方面,练这些功夫的确也能提升催眠能力。催眠是一种学起来简单、真正用好却很难的技术。学的时候就那么几句话,但用的时候对催眠师有很高要求。比如说催眠师自己的情绪稳定不稳定,是不是自信,声音是否有穿透力等等。
 
在练功的时候,我的这些能力也有很大提升。甚至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被催眠的人情绪太激动,我直接把手放到他的额头上,就能够帮助他很快平静下来。这些都是长年练功才能有的功力。
 
张进:你也在渡过讲过课,其中有很多正念的内容。正念和催眠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徐强:我个人感觉,正念也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的。倒不是说谁学谁,应该是诸位先贤们都发现,这种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帮助。
 
至于说正念和催眠的关系,打个比方:催眠像是在做手术,而正念更像是健身操。正念对于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随时关注自己的情绪以实现个人成长。但正念对于情绪处理不是很擅长,而催眠是直接去解决问题,就像是做手术,更直接有效。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做完手术并不代表万事大吉,还是需要个人不断成长才能稳固,所以正念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说,最好的程序是:先通过催眠解决主要问题,再长期坚持练习正念,让自已的心理更加健康。
 
张进:在你的催眠实践中,印象最深的案例,或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样的?
 
徐强:我讲一个比较有趣的案例吧。
 
这位求助者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上中学时受过非常严重的校园霸凌,长期做噩梦,经常有轻生的念头,后来被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用催眠处理这类问题,一般都是由咨询师带领求助者回到当时的场景,对昔日发生的事情重新处理、重新认识,在想像中与伤害自己的人互动,去释放情绪、解决矛盾。但我催眠这个女孩时,遇到了很大困难,她的恐惧情绪太强了,根本不敢回到当时的场景,不敢面对伤害她的人,只要一进入这个场景就睁开眼说,“不敢看”,然后无法进行下去。
 
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先去处理其他事情。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年被噩梦困扰,梦到被一只怪兽追。这类追逐梦是典型的焦虑、恐惧情绪的表现。催眠解梦并不需要去解释什么,只是把求助者带回梦境,在梦中解决问题,噩梦自然会消失。
 
我决定由易到难,先解决噩梦问题。可是,当我通过催眠把女孩带入梦境,看到那只怪兽时,相同的问题又出现了:还是因为太恐惧,她不敢面对那个怪兽(她心中的恐惧意象)。但这次,她比进入刚才那个现实生活场景要好一些,至少可以远远看着那个怪兽。我就先让她想像把怪兽关到一个牢房里,牢门是结实的铁栅栏,再用大铁锁锁好。做完这些,女孩告诉我不那么害怕,敢看那个怪兽了。当时正在上演电影《复仇者联盟》,我灵机一动,让她想像穿上钢铁侠的战甲,然后想像我也进入画面,站在她与怪兽中间,让她躲在我身后,露出头看那个怪兽。
 
这时女孩表示不太害怕了。我就让她想像和我一起往前走,一步一步接近那个怪兽;当她再次感觉到害怕,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等恐惧情绪消失后再往前走。就这样,她一步一步走到怪兽面前;我再根据她的情绪变化,指导她一步一步去掉防护,脱掉战甲,从我背后走出来,打开牢门,最后牢房消失,她独自平静地站在那个怪兽面前。此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感觉怪兽突然在她面前变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可爱卡通玩偶,至此这个噩梦算是处理好了。
 
这时,我感受到她的恐惧情绪释放了一大半,于是乘胜追击,又引导她回到中学时期的场景,见到那些欺负过她的同学。这次她就有勇气面对那些人、那些事了。后来,她按照我的引导,顺利发泄情绪,尽情释放恐惧和愤怒;再后来,她逐渐恢复了健康,一切都变得非常好。
 
催眠有时候说起来也很简单,总的原则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案例都是大同小异。这个案例,不是按常规套路出牌,所以让我印象深刻。
 
张进:我想,有时候遇到失败也是难免的。你在催眠实践中,最困难的情况是什么?
 
徐强:失败的案例肯定是有的。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来访者受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很好进入催眠状态。比如催眠敏感度不高、理性思维太强、主观评判性太强、想像力不够,甚至被药物压制了情绪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催眠失败。
 
另一类失败的原因是来催眠的人不配合。比如我遇到过明明应该很好做、但就是进行不顺利的情况,通常我会直接问:“你到底想不想好?”如果对方回答,就是不想好,这种情况就很难办了。
 
还有一种不配合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就是主观上想好,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不愿意面对,或者说还没有做好准备去解决。
 
打个比方:你说你有一个仇人,我把这个仇人拉到你面前,你无论是打他、骂他,或是和他谈谈,都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但你说不想理他,不想对他做任何事,这就无法往下进行了。这类情况往往需要耐心,帮助他一点点儿成长,才有可能解决。
 
张进:你遇到过危机吗?是怎么处理的?
 
徐强:危机也有,虽然不常见。主要是来访者突然情绪失控,这只能想方设法让他先平静下来,再做处理。
 
就此,我想谈一下远程催眠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希望我能做远程催眠,这个我不能答应。因为催眠过程中,如果来访者情绪失控,催眠师在旁边,只要能保持镇定,慢慢引导,来访者都是能恢复的。如果是远程,催眠师办法有限,就可能出现危险。我认识的催眠师,基本上都反对远程催眠,只有一些没有太多经验的催眠师,不知道深浅才敢这么做。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