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渡过父母学堂】是一个专注于帮助抑郁症家长的知识性服务号,文章内容与主题紧紧贴合抑郁症家长对于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疗愈孩子的日常困境,以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助力家长成长。如果你想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与抑郁症的孩子相处之道、帮助孩子更好的走出来,可在微信搜索公众号渡过父母学堂(ID: duguofuwu),关注我们。

 

”吕老师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但是他还是不满足,甚至开始骂我打我!

吕老师我的孩子现在就是成天想着买东西,不买就发脾气在家乱扔东西!

吕老师孩子现在根本不理我们,自己在房间里不出来窗帘拉的严严的,饭也要端进去吃,根本不和我们说话,一说话就很不耐烦,我们每次和他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话说不对孩子就很久不和我们说话不理我们!

吕老师帮帮我们,每天都被孩子骂,我不管怎么做他都不满意,我们就像孙子一样的低三下气甚至求这孩子,但是依然没有用!”

……. 

01

抑郁症孩子的家长,如何成长?

在我20多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像这样的对话,最近几年听到的越来越多——十几年前,每月可能仅有一两个家长求助,现在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家长这样说。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存状态巨变带来的,对家庭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在努力为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制定着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每个成年人试图在国家社会甚至世界发展的节奏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生存之道。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也带来了人们生存模式的巨大变化,传统行业的优势在减退,新兴互联网行业在覆盖我们的生活。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多少岁,我们的生活都被主动或是被动地变化着。 

与经济高速发展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传统做法基本上没有变化。家长被这些新的技术和生存模式冲击着产生内心焦虑和冲突,在适应新的生活模式的同时又在坚守惯性的管理孩子的模式。 

我们忽略了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信息对他们对我们的冲击,我们小时候一条街的人们挤在一起看一个小黑白电视的年代早已恍如隔世,那个时候如果有人给你说很多年以后每个人都会自己有一个可以装在口袋了的彩色小电视机,我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正常。 

目前这一批青少年的父母,大部分是70、80后,这些父母的父母大部分都是30、40、50后,那个年代的父母都带着满腔热情在工作中,为建设国家出力出汗,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需要为家庭的生计去忙碌。而每家的孩子又都不止一个,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很少有全职妈妈这个选择,孩子们就自然的放养。 那时候的孩子如何生活?可能因为不听家长话而被责骂;可能因为天然的好动引起一些冲突混乱破坏被家长责骂甚至挨打;那时候就业压力并不大。孩子都吃着有机食物身体是健康的,大部分人在自己单位的住宿区域生活,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会有一群父母相熟的小孩成为玩耍的小伙伴。同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就会分享自己被被家长修理的经历,甚至有时候还会后悔家长为什么不打的狠点,好让自己在小伙伴中间获得比的时候有优势能比赢,所以每个孩子都自然的接受并合理化家长的这种管理模式。 

那时候孩子的自我疗愈方式就是同辈支持和手工创造:与一群小伙伴全然投入的玩耍也是对孩子受到家长粗暴管理最好的疗愈和情绪的释放。这个阶段每家的经济水平都差不多,大人之间的交往简单而淳朴,吃饭时端着自己的的碗满院子吃百家饭是正常的事,因为没有钱买百货商店玩具,孩子们都需要自己动手去做玩具,自己想办法利用自然物品来满足玩耍的需要。这个自己动手和小伙伴来创造游戏玩具的过程也释放了压抑的情绪,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还有很高的成就感和开心。所以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心理健康水平很高。
 

02

教育方式未跟上经济发展步伐

在这样经历下成长起来的70、80后父母们,我们长大后理所应当的认为可以对孩子实施严厉管教和责骂,但我们忽视了孩子失去自我疗愈的环境。

巨大经济发展压力下,我们做为父母越来越感觉到生存的不易,所以各种补习班,各种才艺学习基本上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占满了。另外家长对成绩如此看重,以至于把其他事情统统包办,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只把自己学习管好,其他不用管。

我们的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地变成了学习机器机械执行者,为了让家长高兴,为了让自己在群体中找到自信,只有坚持学下去。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家庭教育模式的时候。很多孩子的生活中学习最重要,所以孩子会比较在意成绩,在意其他孩子的对自己的看法,并且自我价值感与成绩直接挂钩。学习上的鸡毛蒜皮都会在孩子内心世界诱发一场雪崩。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内心的自信就会向雪崩一般坍塌,然后发展为拒绝去学校,不断否定自己,作出过激行为等。 

家长从未想过孩子的内心居然如此脆弱,这个时候怎么说都不行,怎么做都不行。孩子随时的崩溃的样子让家长也变得越来越焦虑越紧张敏感,并迅速让家长面临崩溃。家长开始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只有盲目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从高标准严要求到只要孩子开心就好,这样巨大转变并非轻而易举,背后是家长滴血的心,失望、难过、不解、无奈、紧张和焦虑的心情。家长在自己对孩子的内疚自责中透不过气,每天都仿佛生活在雾蒙蒙的含氧量极低的空气中。各种求医问诊、各种咨询师的解析过程都让家长开始反省自己,并逐步把孩子生病的症结归结到自己的身上:都是我们过去不懂,都是我们过去不会,找到了原因我的孩子就会好起来,那我们现在开始改正调整! 而孩子也仿佛被赋予了某种力量,各种童年回忆被打开,就开始指责与声讨家长。从此家庭中仇亲大革命运动拉开序幕,家长战战兢兢的提供和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独处时独自潸然泪下默默无语,看看伴侣要么是努力配合元气大伤,要么是逃避自责远离是非,一夜之间恍如隔世苍老许多,无助、无语、无奈…….

03
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

家长一方面承受不了孩子的怒气,另一方面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就选择以讨好孩子的方式获得心灵救赎,岂不知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恐慌甚至愤怒。因为这个过程中孩子已经感受不到来自家长的信任和力量,感受到的是唯唯诺诺和战战兢兢。一味地讨好让孩子对家长没有安全感和信任,孩子会不断地提出过去不敢提的要求来试探家长的底线在哪,以此来找到安全感。

而一次次的被满足会让孩子感觉到不真实,孩子会越来越焦虑。孩子内心需要的安全感在崩塌,他该找谁来支持自己?他该找谁来帮助自己?看看父母讨好的样子,孩子失望了。同时家长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失望和焦虑中。家长希望奇迹出现,想通过自己的满足孩子的行为来改变孩子的状态,却发现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情况更加糟糕。 救赎的核心从来都是自我救赎,家长的讨好只能是一种赎罪,但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进行自我调节。在家长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学习到负面情绪的调节和释放的能力,在目前阶段,如何让孩子建立起内在的力量,如何让孩子自己从泥潭中走出来,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需要深度思考的。 做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我曾经在渡过圆桌派有一期节目讲过《仇亲的背后》,在这里和大家简要分享,点击可了解更多。从我的工作经验来说

  • 第一、不管谁对孩子说了什么关于过去家长做过的不好的行为,做为家长先承认;
  • 第二、给自己的孩子说明自己当时为什么这样做,源自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辈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同时理解他们在那个年代做了自己能做的全部分。
  • 第三、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大家来说,也只会使用过往当孩子时看到自己父母管理孩子的办法,因为觉得在那些管理模式下自己现在也不错,所以忽略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每个家庭的影响,只是按惯性来做管理自己孩子的事情,家长需要通过学习意识到这一点
  • 第四、当时发生的一切自己也很难受,但是没有别的方法使用,所以才会循环反复的使用无效的方法来面对发展中的孩子

第五、如果现在知道了过往的错误,就真诚的向孩子道歉,也感谢孩子在过往的日子里对家长的忍耐和包容,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什么需要沟通的及时表达清晰用积极的语言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作者简介:

吕军生

两位女儿的爸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年心理工作经历

擅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和焦点理论与实践,陪伴情绪障碍的学生和家长经验丰富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