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0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15日 | 评论(3)
     

多地“消灭村庄”之举终于迫使中央表态。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强调“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

“增减挂钩”原本不是坏事,意在通过耕地增减平衡,控制建设用地总体规模,最终保护耕地。可是,在地方的实际操作中,却演变为拆除农民房屋,让农民集中居住,然后把节约出来的土地变成建设用地指标,再转给城市使用。于是,在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下,村庄在消失,农民失去土地,“增减挂钩”成为各地加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现实提出警示:在村庄整治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给予农民选择权。不能自以为对农民有“好处”,就强拆强建,弄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

其次,欲“动地”先“动人”。地方政府积极搞“增减挂钩”,无非是打地的主意。但要想“动地”,就得先给人以出路,解决失地农民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人怎么动、地怎么动,必须统一考虑,这才是城乡统筹,才是正确的城市化。

再次,要约束政府的权力。目前执行“增减挂钩”政策,比如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补偿标准的制定、土地增值利益的分配,完全由政府说了算,农民很少能有发言权。

在现在体制框架下,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力。政策有漏洞,就容易被利用,成为逐利工具。要害即在于此。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