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24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6月20日    

 


   11年前,本期封面报道“保障房给谁”的责任编辑任波,还是一位年轻的记者。2000年5月,她写过一篇报道“房改迷局”,这篇报道虽然对中国房改选择渐进之路有所质疑,但至少相信:随着时任总理朱镕基郑重宣布“停止福利分房”,中国实物性、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基本结束,“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已经确立,不会动摇。

事与愿违。六年过后,2006年11月,任波又写了一篇报道“福利分房轮回”。那篇报道告诉读者,福利分房的“末班车”,并未如改革设计那样驶入站台。在全国范围内,一些单位和地区,仍在继续建房和购房,并且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部分人群。

又是五年过去。时至2011年,出于对民生的关切,中央政府下达了空前的保障房计划:五年时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加大保障房供应,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从而惠及民生。

良好的初衷,却有可能引发新的轮回。近期,财新记者在上海、重庆、北京、深圳等城市调查后发现,正在耗费巨额公共资源兴建的保障房,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特殊群体;各种准福利性质的“分房”,正改头换面,重登历史舞台。故此,我们的报道警示:此轮房地产调控,成败在保障房;保障房政策成败,则在于分配。

是什么原因,使得房改在进退之间,不断陷入轮回?下一步改革将迈向何方?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原本目标清晰的改革欲进还退,又何止于住房分配领域!这才是更大的危机所在。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