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效
时效第一。尤其是政策稿、突发事件稿,可滚动发稿,不断更新。
2.单元素
单篇稿不必求全。多主题可分拆,一个主题即可发一篇,长短不拘。
3.新闻点
新闻的本质是发现。新闻能力在于发现新闻点、捕捉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什么新闻价值最大,什么最受关注,什么就是新闻点。
4.想清楚再写
动笔之前,问问自己,对要写的问题是不是真懂了。能不能放下材料,把稿子的要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果能说出来、说清楚,就是真懂。接下来,无非是把要说的话落实到纸面上,以及如何更简洁、更准确,更重点突出。
5.标题
标题要准确、鲜明,干净、利落。用实题,不用虚题;要直白,不要含蓄。
标题要抓住读者的关注点。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读者。
标题不一定要概括全貌。当然也不能是完全是游离于主题的细枝末节。
6.导语
导语是全文精华的提炼,要让读者即使不看后面的内容,也能知道报道大意。
提倡直接式导语,慎用延缓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镜头式导语,只在非硬新闻时使用。
导语不求包含全部新闻六要素,否则必然芜杂。突出谁、省略谁,无一定之规,靠自己的新闻感觉。
7.层次
导语以下,按逻辑层次,一层一层展开。最合理的层次,是事实本身的自然层次。
一般情况下,使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依次排列;故事性较强的消息,可适当倒序或插叙。
多分段,一个独立的内容就分一段。
层次多、内容复杂,超过1000字的消息,要加小标题。
消息稿的境界是行云流水。
8.背景
巧妙穿插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意在解释。遇到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旧事、旧人等,要立刻解释。让新闻背景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立刻出现。
不要懒得写新闻背景。不要因为上一篇写过,这一篇就不写。读者永远不会记得你上一篇写过什么。
当然,新闻背景还是能省则省。为此,文章中尽量少出现读者生疏的内容。
有时候新闻背景也能成为新闻主体。
9.政策法规类报道
政策法规类稿件,要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即政策和公众利益结合处来解释政策,而非罗列政策全部内容,被政策牵着走。
做标题时,要体现出这个政策与读者兴趣的交汇点,即使非核心内容也可。
政策的重点不一定是你的要点,你只为读者着想。这就叫“永恒的读者角度”。
你是财新网的记者,不是部委机关报的报道员。
10.突发性事件报道
一是滚动报道,有一点报一点,不要幻想能把握全貌;二是前后方配合;三是不舍弃官方新闻;四是关注衍生新闻;五是寻找自己的角度,力求增量。
11.数字
过于巨大和抽象的数字,要换算成读者有概念的东西。要具体可感。
某人年龄,不要说某某年生,要换算成具体的岁数。
12.评论或述评
对自己熟悉或有积累的领域,可放弃简单消息铺陈,直接写评论或述评。
评论更快,更有战斗力。
13.引用
如果消息来源是别人的,不要在导语中就注明。
第一段导语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第二段再巧妙交代消息来源。越含蓄越好。
如果已经是被证实的、广为人知的新闻事实,可不注明消息来源。
特定的时候,敏感新闻,且消息来自官方媒体,可在第一句即抬出该媒体,以起“虎皮”之效。
14.文件名、会议名
会议新闻和文件新闻,导语中不要出现文件和会议的全称,除非这个文件或会议特别重大,如“中央一号文”、“三中全会”。
如有必要,可在第二段中介绍全称;如非必要,宁可不写。
15.语言
杜绝文件语言、官方语言。
尽量少用专业名词。吃透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
如果你只敢用专业术语写稿,只说明你没有真懂。专业不拒绝通俗。
不要到处用“指出”。不必对领导、专家如此崇敬,等待他们为芸芸众生“指出”一条道路。直接用“说”、“称”、“认为”。
不要写“为了……”之类的话。你不必为了什么神圣的目标,你只为了读者。
另一个极端是表现“个性”,矫揉造作。虽不常见,也要避免。别表现自己,要表现新闻。
16. 跳出来
很多同事,写着写着,就陷入材料和采访对象的逻辑中,自己的脑子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写出来的东西,混乱芜杂,不知所以。
这时,要跳出来,俯视一下这个新闻事件,问自己:我到底要表达什么?真正的新闻在哪里?然后再写。
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17.奥姆剃刀原则
写完之后,全文再看一遍,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尽皆删去,毫不可惜。
尤其是副词、形容词、连接词;定语、状语;“而”、“或”、“且”、“并”、“进行”、“此外”、“事实上”、“实际上”、“理论上”、“原则上”、“主要是”、“一般来说”、“总而言之”,等等,删去大都不影响原意。
这就是奥姆剃刀原则:“除非必要,勿增实体。”
消息的生命在于简洁、清晰。
18.运用之妙
遵循以上技法,可确保你写出合格的消息稿。
但要写出甲等稿,还不可拘泥,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技法有效,但亦有限。任何技法都不是绝对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