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和岩的谷俊山系列报道赢得了巨大反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从报道的内容,读者可以想见工作之辛劳。整个采访过程,和岩在“记者手记”中有生动描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移步一看。

这里要说的,是编发过程中的一些事情。

  这篇报道,题材重大,背景丰厚,是独家调查报道的绝好机遇。和岩也是抱着这个目标,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心要写出一个鸿篇巨制。

  和岩做到了。四个半月的采访后,她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完成了一篇2.5万字的长篇报道。后经编辑秦旭东压缩成近2万字。

  接下来应该进入发稿流程。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过程很不顺利。稿件几上几下,命悬一线,终未能刊发。个中原因,不难理解,无需尽述。

  等待对和岩来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付出艰辛,收获近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意想中的欢呼只是在耳边缭绕。希望之后,是失望,却又不断绝希望;希望和失望就这样交错缠绕着她。

  终于,十个月后,我们决定在财新网上刊发这组文章。得到指令后,和岩的编辑秦旭东,在一天之内把近2万字的定稿,切分成五篇特稿,发到我的手上。

  我再细编一遍,重要事实一一核对。那天是周六,下午。我通过email与和岩交流。几乎刚发出一封信,就立刻收到和岩回信,滔滔不绝。我意识到和岩也在线,在那一头待命,就改用微信交流。于是问答更为流畅。

  深夜,最后一个问题。几乎没有间隙,和岩就噼噼啪啪把回答敲了过来,还急急地说,“我还有很多资料,你要觉得不够,我再去采;如果你不相信,我把原始采访记录发给你看……”

  我赶紧说:“我相信,相信,”

  看着和岩如此殷勤急切,我心里五味杂陈。沉吟半晌,还是下决心给她泼一瓢冷水。我狠狠心说:“和岩,我不能保证这次一定能发。如果还不能发,你不要太失望,继续等。”

  电脑那头一片静默。

  约一分钟后,屏幕上跳出和岩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如此轻松,实际上是如此无奈,如此辛酸,含义如此丰富,瞬间让我无言以对,百感交集。

  她说:“没关系,我已经等了一年了……”■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