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因我在小组会上,常妄评“某某文章有味道”“某某文章没味道”,有同事私下问我:“什么叫味道?”我就信口胡扯一番。

胡扯毕,回想一下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于是铺陈如下,供同道一哂,亦望有以教我。

 

(一)某篇文章,读者了解了内容还愿意反复读,就算有味道

什么是味道?首先从效果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如果一篇文章,读者在了解了所有情节和内容后,还愿意再读一遍,乃至反复读,这篇文章就算有味道。

《列子•汤问》云:“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这位歌者放声一唱,余音回旋;听者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音乐的味道。其道理和文章是一样的。

读者如果反复诵读某篇文章,他的目的已不是求知,而是享受。一篇文章,能给读者以享受体验,那是对这篇文章的莫大赞许,是作者的成功!

我就是这样,喜欢反复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读了无数遍,烂熟于心。大约有这几本:《史记》 、《儒林外史》 、鲁迅的部分著作、马建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余华的《活着》、莫泊桑的小说、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等等。

这几本书,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什么逻辑关联。为什么会喜欢这几本?也许有很多极其偶然的因素,风云际会,已渺不可考。但它们带给我的阅读体验和享受,是极其珍贵的,会伴随我的一生。

《史记》是我最崇敬的一本书。全书中,我最喜欢的却是并不重要的一篇——《刺客立传》 ;这一篇中,我最喜欢的是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时说的一段话:“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你看,血勇、脉勇、骨勇、神勇,层层递进衬托,又有一股英雄情怀、豪侠之气,韵味无穷,真乃千古荐词也。

《史记•赵世家》,即民间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中,也有一个情节:暂时带着孤儿脱险的程婴对公孙臼曰 “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其中生死难易之辩,何其悲壮,何其从容,牺牲之美,荡气回肠。这就是味道。

 

(二)有味道的文字,多少都和对人生的认识、理解有关

所以,味道首先是内容,而不是形式。言之无物,像白开水一样一览无余或装模作样,即使形式再新奇、再华丽,也没有味道。比如,《滕王阁序》那样的文章,我永远不喜欢。

我进而发现,有味道的文字,可以概括出一个共同之处:都是面对一个复杂的世相,而能洞察因果和局限,且用曲笔来描绘。三言两语,简洁精准,勾勒出一个大格局,参透出人生况味。

比如《儒林外史》,最后一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是对全书的总结,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开篇就是一段铺陈: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渐渐都已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也不见那些贤人讲究。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是萧索……”——这气势,这节奏,这般沉郁苍凉,我反复吟诵,迷不知其所之。这就是味道。

这一篇的后半部分,还写了一个奇人,郁郁不得志。某日,和邻居山中一游,感叹了世易时移,最后,“两人慢慢走了出来。邻居老爹道:‘我们顺便上雨花台绝顶。’望着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两个人缓缓的下了山,进城回去。”——寥寥几笔,如同剪影,把人物的情绪和风景,完全揉为一体。人生的怅然、伤感和苍凉,尽在其中。

概言之,有味道的文字,多少都和对人生的认识、理解有关。

比如余华,他的《活着》的序言,我曾经再三咀嚼。文章不长,寥寥千字,结尾部分写道:

“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也许真的是有了这样的升华,《活着》的文字,通篇都带有参悟的味道。

比如小说的第一句:“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村舍田野……”

这一句,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但余华没有简单地写成“十年前”,而不厌其烦,写成“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 这就让自己从现实中抽身而出,为全文奠定俯瞰人生的间离效果。

 

(三)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和味道相契合的应该是沉郁顿挫

我一直觉得,正如悲剧比喜剧更有意味一样,欢快的文字虽然可以给读者以愉悦,却与味道无缘。作为一种回味,与味道相契合的文字,必然是不动声色的、伤感的、叹惋的、含蓄的。

举《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为例。这篇小说发表于1987年《人民文学》第一、二期合刊,因描写西藏的风土人情而成禁书。当期《人民文学》被禁止发行,主编刘心武被免职,曾轰动一时。

这篇小说对当时的我是震撼性的。时至今日,回头一看,更能认识到它的价值。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这部小说犹如天外来客,和那时的文学环境格格不入,私下里启蒙了一代文学人。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

“我躺下,想着在八角街上看到的那个姑娘:圆脸,两腮被高原的风吹得紫红,头发像一堆剪下来堆在一起的牦牛尾巴。她常用手把垂在前额的头发捋回去。当她觉到有人注意她时,就猛然抬头,对着过来的人微笑。……她下眼皮有些浮肿,但微笑起来眼睛很亮,有种温柔的感觉,嘴唇在笑的时候也变得又红又有弹力。那其实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女人那种凄楚朴实,像草原一样宽容的微笑……拥挤的集市伴着尘土和嘈杂声不断埋没着她。她靠着一个卖牛肉的案子才不致被人们踩死。这个姑娘前额已经布满了皱纹,大概是她经常抬头乞讨的缘故。当她发现有人停住,又对她抱以怜悯时,她会不时抬头对你笑笑。几条狗常从她身边窜过,钻进肉案底下等着捡剁下来的碎肉渣子。”

 

(四)表现手法精巧别致,味道自在其中

还有很多文章,其词、句、表达手法比较别致,也能制造出味道。

有一个不太出名的剧作家李樯,几年前,我在偶然读到《孔雀》的剧本时才第一次知道他。这个剧本写得很好,尤其是序言,符合我对味道的要求。

序言第一句就开宗明义:

“ 《孔雀》里的故事一直在生长着。在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之前或是之后,它都仍然会独自生长。这故事有它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年岁和盛衰。能把它拍成电影,是期望它能应运而生。我一直认为电影是这故事毕生的爱情,只有电影才能懂得它身上最优美的天性。但它最终的结局如何,肯定不是我个人所能成全的。”

这一段写得有些怪,其中心词是“生长”。似乎作者完全不看读者,在喃喃自语。“故事在生长”,“毕生的爱情”,这个别致的表达方式,好似呓语,但让人无端地觉得很美,很有意味。

接着,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描绘了电影中故事的背景——中国普普通通小城市的日常生活场景,最后归结为: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小城市成长,然后离开。面对这样的城市,我总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感慨。这些小城市,就像是无数流落民间的技艺之人,在他们当中有着劳苦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

“劳苦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这两句,用词如此别致,又如此伤感和叹惋,读者似乎有了某种感觉,但又说不太清,只能在情绪和感受中共鸣——这就是味道。

概括如下:思想的穿透力,对人生的觉悟,沉郁顿挫的风格,洗练精准的叙述,精巧别致的文字——此五者,缺一不可,糅合在一起,便是味道。

 

(五)财新人的味道文章

以上谈论的都是别人的文章。我的同事中,也有文字很好的。分析自己人的文章,也许更加切近,更有收获。

从味道论, 首推王烁。王烁的文章,高度概括、凝练,神出鬼没,极具思想穿透力。文字内敛,富有张力,每个字都像一粒飞速旋转的子弹,直击靶心,二话不说就把问题的本质抓出来给你看。

随手举一个例子:《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失衡的抗争》http://wangshuo.blog.caixin.com/archives/63359 这是为陈永洲事件而做,文章一开头就说:

“失衡社会常常出现这种系统性的扭曲:公权滥用权力,企业勾结权力,媒体丧失操守,形成一个狗咬狗(dog eats dog)的循环,谁都不干净,孰为强者孰为弱者,随时易地而处,最终输出一个失衡的结果:板子打在一方,关键时刻谁离权力最远谁成为牺牲品。”

这是典型的王烁风格:思想的穿透性,文字高度简洁,力透纸背,节奏感和音韵感都很强。后者表明学哲学的他有着雄厚的古文功底,屡屡让学中文的我深感惭愧。

再论贺信。他是北大中文系出身,钟爱文字,文章讲究,精巧典雅,文字、结构都有锤炼,读来如坐春风。

兹举一例:《阻断刺医暴力》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20/100382394.html 这篇文章写的是刺医者吕福克的故事。文章这样开头:

“即使不曾立志做一个大夫,吕福克至少是一位生物医学爱好者。警方搜查过他的房间,弥漫着艾灸的气味,一盒尚未用完的艾条随手扔在沙发上。电视组合柜里,躺着一副人体模型,上面标注着经脉和穴位。

413日上午,在吕福克曾经就诊过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大夫邢志敏被一歹徒刺中颈部,静脉被切断。当晚,在吕福克就诊过的另一家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赵立众同样被歹徒刺伤,伤口位于同一部位。两位医生经抢救脱险。歹徒逃逸,至今未归案。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51岁的吕福克,并发出了协查通报。”

这是贺信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尤其是开头,切入点恰当,色香味俱全。文字紧凑,散布着各种信息,每一个信息都不浪费。有此开头,接下来的展开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贺信的问题是,读者能看得出他在下功夫。就是说,有些用力,有斧凿的痕迹。倘若能像王烁那样内敛,法自然,去雕琢,化繁为简,飞鸿雪泥,则臻于化境矣。

在我组内,海涛的文字是耐读且有味道的。海涛和贺信又有不同,以厚重、沉郁和历史感见长,极善在时空交错和对比中,发掘宏大叙事的内涵。

他的关于高华的代表作自不必说;我只举我经手的他的第一篇稿件, “苏州暴动”,http://magazine.caixin.com/2010-09-28/100184851.html 开头是这样的:

“中秋之夜,雨打屋瓦。查建华仍躲在借住的蜗居里。亲人在几条街巷之外,近在咫尺又远如天涯。

57岁的查建华是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大新村农民。七年前,因房子被强拆,他和众多失地农民一起,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29次进京上访、两次自焚的经历,并没有促进问题的解决。在多次被截访、两次被拘留、三次被打之后,他在家被人24小时看守着,不得不躲进朋友的空屋里。

这是922日的苏州浒墅关镇某村。窗外,气温骤降,不远处京杭大运河上波光荡漾。由此东南方向,浒墅关镇的拆迁安置小区新浒花园门口,已无大批警察值勤;西北方向,通安镇的安置小区华通花园,依然挂着维稳的红色横幅;再往西北,东渚镇的龙景花园万家灯火,曾经封堵马路的人们,似乎还沉浸在中秋节日的喜庆中。

两个多月前的715日,一场因征地和拆迁补偿引起的风波,由通安发轫,波及苏州高新区浒墅关、东渚、枫桥等地,酿成大规模群体事件,持续半月方止,朝野震动……”

接下来分析一下洁琪。

洁琪是我见过的非中文系学生中最有文字感觉的。她从未接受过专业写作训练,文字感觉完全出自天分,发自内心,毫无雕琢痕迹。有读者评价,她写的是“有温度的文字”,此言不虚。

有趣的是,洁琪的博客和“记者手记”类文字,比她正式的新闻报道写得好很多。

比如这一篇:《“你什么也不许说!”》 http://luojieqi.blog.caixin.com/archives/21152 写的是她在宁夏采访的经历。因她在酒席上非常不合时宜地盯着当地检察长问敏感问题,检察长愠怒,席间气氛很紧张:

“过了十几分钟,旁边一个年轻的检察官轻声问我,‘罗记者,你也是学法律的?我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的,在西安。’

都是学法律的!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油然而生,我连忙笑着把名片递给他。

检察长突然严厉地用手指对着那个检察官,‘你什么都不许说!’

年轻的脸庞低了下来,后来,再也没抬起过。拿着名片的手悬了片刻,最后,把名片放在餐桌上;过了一会,又拿起来,又放下。

我多么希望他勇敢地,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摸样,把名片扔在地上,这样我的心会好受点。”

我非常喜欢洁琪这一段文字,其中的精华就是这一句:“年轻的脸庞低下来,后来,再也没抬起过。拿着名片的手悬了片刻,最后,把名片放在餐桌上。过了一会,又拿起来,又放下。”

我问过洁琪,这一段,是不是借鉴了张爱玲的《金锁记》?洁琪坚称不是,说如果真的相似,那是暗合——能和张爱玲暗合,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后来我找到了《金锁记》里的这一段。讲的是女主人公和自己恋人分手那一刻的悲哀和决绝:

“长安悄悄地走下楼来,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停了一会,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和贺信一样,洁琪也有缺点,不够厚重深远。多风花雪月,少家国情怀。不过,对一个女作者,似乎也不必求全,是吧?

 

(六)如何追求味道?

不得不承认,写作是一门需要天分的手艺。尽管如此,这也不应该妨碍我们努力去追求。

首先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在比较中提高鉴赏力。

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似乎是个贬义词。我则觉得,不必害怕眼高手低。或者说,宁可手低,也要眼高。手低是技术问题,眼高是境界问题。眼界高了,就有了目标;只要努力,总会有“手高”的可能性。此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其次是多练。写作毕竟还是技术,有规律可循。熟总能生巧;巧积累多了,多少能转化为一点点味道。

最后,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感受生活、感受人生。

生活的本质在于发现。同一个生活、同一种人生,如你能在其中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况味,或许不能保证你快乐,却会让你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文章的味道,就自在其中了。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