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天上午,受人民大学新闻系之邀,给本科生讲了一堂课,题目是“怎样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现把讲课提纲整理如下,供同行讨论、批评。
(一)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没有新闻价值判断,就没有新闻。
新闻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新闻价值判断,是新闻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新闻价值判断贯穿于新闻工作全过程中。
(二)新闻价值判断的意义
◆判断是否构成新闻
◆决定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确定采访方向
◆选择新闻表现方式
▲切入点 ▲主次取舍 ▲突出与放大
◆确定报道组合方式
◆确定版面位置和大小
(三)新闻价值有哪些要素
▲时效性(新鲜性,并非及时性)
▲重大性(影响多少人?多少人关心?能否改变现实?)
▲独家性(仅仅独家还不够,还需要意义)
▲显著性(名气)
▲接近性(空间和心理)
▲可读性(阅读快感)
▲人情味(情感体验)
(四) 新闻价值演进的经典案例——SARS报道(2003)
1.《财经》SARS报道总量
◆连续两期以SARS报道作为“封面报道”。
◆主刊共刊登近30篇深度分析和评论文章。
◆创办四本增刊“SARS每周调查”,刊出文章62篇,其中48篇为调查性报道。
◆一线记者从2人、4人、6人逐渐增加,高峰时期达20多 人。(那时全部记者编辑总共30多人)
根据新闻价值,决定报道投入的人力 、物力、版面。
2.第一阶段,从地方新闻到全国新闻
春节后,广东记者带回信息:一种怪病在广东蔓延,因信息不透明出现恐慌气氛。
编辑部认为:这是重大突发事件,凸现公众知情权问题,反映了中国应急公共卫生体系重大问题。
新闻价值判断:是地方新闻,但具有全局性意义,可以作为全国新闻予以报道。
当期刊物首次推出广东“非典”事件报道
◆《广州之疫碰撞国家防疫体系》
◆ 《“非典型肺炎”事件回放》
要点:剖析中国防疫卫生体制问题,批评有关部门漠视公众知情权诉求。
文章明确提出:“这显示出我国重大疫情的预警、公布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文中提出疑问:“多严重的疫情才能惊动国家级防疫机构?”
3. 第二阶段:从全国性新闻到世界性新闻
◆疫情延续到香港
◆疫情延续到世界
WHO网站披露,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多伦多成为疫区。世卫组织将其定名为“SARS”。
◆疫情就在我们身边
北京和山西被世卫组织定为疫区。并形成传播链。
◆国内的媒体仍在沉默
编辑部判断:疫情从一省扩大到全球,新闻价值提升,应以较大精力和篇幅进行全面披露。
初步成果:
◆《财经》头条刊登SARS特别报道。一组三篇文章:
▲《疫中香港》
▲《世卫组织专家去广州》以世卫组织对中国SARS疫情考察行踪为线索,全面披露中国SARS疫情数据。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撰写评论《亚洲会再次衰退吗》,提出SARS危机降临亚洲的现实挑战。
4. 第三阶段:从重大新闻到“唯一的新闻”
事件向诡异的方向演进,新闻价值进一步增大:
◆4月2日,卫生部长张文康宣布疫情:12例,死亡4例 ,“疫情已经被完全控制”;
◆4月7日,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开发司司长派克•阿罗因患“非典型肺炎”在北京去世消息公布;
7日以后,政府部分披露有关信息,但“SARS不足惧”仍是主要口径;
我们的记者通过医院等地实地采访,发现问题实际严重程度远超想像。
编辑部意识到:SARS报道已是当下主要报道题材。
新闻价值判断决定报道的方向:还原真相的努力。
编辑部把记者分成三组:
▲第一组:医院。遍访医院,探秘301
▲第二组:科研。探讨SARS病原之争及其本质
▲第三组:法律。从法治角度探讨《传染病法》
机会之窗打开:
4月13日,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召开。温家宝总理提出“预防、治疗和控制非典型肺炎,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
报道的成果:
▲“危险来自何方”——病原之争
世界卫生组织结论:SARS病原正是与中国官方卫生部门坚持的衣原体大相径庭的冠状病毒。抓住问责卫生部门的突破口。
▲“SARS北京档案”——北京sars全记录
“短短20天,中国政府对于SARS的认识和应对进行着艰难而痛苦的转变”。
▲《SARS催促行政透明》
在信息公开的大势所趋下,能否对SARS疫情依法公开,是政府透明度的试金石
▲《SARS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5. 第四阶段:聚焦中西部
事件继续发展,新闻价值判断与时俱进——
◆4月20日,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下台
◆同日,中国官方公布病例数字,为五天前的十倍。
中央明令疫情不得瞒报。新闻界报道SARS再无禁忌。
◆疫情比想象更为严重——蔓延全国25个省市,北京、山西、广东、内蒙古之外,西北偏远省份出现散发病例。
全国的SARS患者数字两三天内成倍增加,达数千人之众。
编辑部再度增派力量,直扑SARS报道。
此时,发展到这一阶段,中国的公共卫生危机成为新闻价值聚焦点:
中西部和农村医疗体系是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最脆弱环节。
新闻价值判断下重新分工:
◆一部分记者继续在京采访,重点是农民工。一部分去中西部疫区,山西、甘肃、四川、内蒙古。
◆4月24日,主编胡舒立带队山西之行
成果:4月30日,《财经》第二个封面报道,《SARS西侵》
封面报道:《SARS西侵》
▲第一组:《疫区山西》、《甘肃遇袭》、《有气无力的四川乡镇卫生院》
▲第二组:《农民工在SARS阴影中》
▲第三组:《SARS全国传播链》
▲第四组:评论《重建中国公共卫生医疗系统》
连续两次做同题“封面文章”,报道篇幅占整本杂志一半好
6.第五阶段:《SARS每周调查》
5月,北京成为恐慌之城。决定出SARS增刊。
新闻价值判断和报道转向以下领域:
▲“医院感染之谜”系列——还原北京人民医院、东直门中医院、武警部队医院等“疫院”成为感染源的全过程
▲“农民和农民工”系列——对农民和农民工在瘟疫突袭时的整体面貌进行记载和追踪
▲“疫区”系列——新疫区、老疫区、海外疫区
成果:
5月9日-5月30日,共四期
刊出文章62篇,其中48篇为调查性报道
包括关于医院的报道5篇, 关于急救中心的报道1篇,
关于疫区的报道4篇,
关于农村与农民工的报道5篇,
关于高校的报道3篇
关于交通的报道3篇
经济方面的报道2篇
科研方面的报道2篇
法制方面的报道1篇
人物报道2篇
域外报道8篇
7. 第六阶段:反思报道
6月初,SARS危机基本结束。
完成一组反思报道:意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是提升新闻价值
总标题:“SARS必须改变中国》
▲经济学家吴敬琏:《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
▲复旦大学王元化:《生命、人文和政治文明 》
▲法学家江平:《公权力如何具公信力》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推动信息公开,媒体责任重大》
8. SARS案例小结
▲从新闻事件对人的影响判断其价值,而不是从其有用性判断其价值
▲新闻价值判断的要义是比较和取舍
▲不同媒体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可以有同有异
▲新闻价值在动态中呈现
(五)新闻价值的相关因素
新闻价值要素,只是判断新闻价值的准绳。
如何运用这根准绳来衡定新闻价值,决定于你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
◆事实
◆立场和判断
◆分析框架
◆风险把握
(六)事实:新闻价值判断的基础
◆更多一点事实,
你看到的画面可能就全然不同。
◆为了多获得1%的增量,
不惜付出10%、20%的努力。
◆在时效性和准确性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准确性
◆必要的舍弃
(七)立场:新闻价值判断的方向
事实决定立场,立场决定判断,判断决定方向
◆开放性。 不简单地以常识作判断依据。对主流意识保持永恒的批判性思考。
◆不迎合,不盲从,不屈从。
◆既不屈从于压力,也不屈从于舆论,不屈从于内心追求成功的渴望
(八)新闻价值要素:判断
分析框架是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
◆市场经济
◆民主
◆法治
◆全球化
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反对民粹主义
(九)风险:新闻价值的实现要素
两重风险: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
◆把握报道的尺度和平衡
◆舍弃不必要的细节
◆严谨再严谨
◆职业操守
◆证据的保全
(十)总结
新闻价值判断只是一把标尺
用来衡量新闻事件价值
如何使用这把标尺
还决定于你的知识、能力、境界
新闻价值判断只是一个技术
它不能取代你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要提高新闻价值判断的准确性
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能力
尤其身处我们目前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
要判断新闻价值
就必须了解中国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