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发现】

 摄影的本质是发现。它的对象是生活,目标是美。多数人,只是生活的过客,生命之河从他眼前流过,只留下流年梦影;少部分人,则能在其中发现美的片段,把它捕捉且表现出来——这就是摄影。

 

【瞬间】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它抓取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惊鸿一瞥。瞬间已逝,永不再来,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永恒】

瞬间一旦定格,即为永恒。

 

【偶然】

瞬间即偶然。你在上一分钟,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你今天出门摄影之前,永远不能预知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发现偶然,把握偶然,是对思想和技术的全方面检验。

 

【必然】

偶然和瞬间,只要属于你,就成为必然。如史铁生所言: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  

 

【感动】

摄影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它是人生长河里的浮标,记录你的足迹,定位你生命的时空。当你借助于照片回忆过去时,或许会产生“过去总是美好”的感喟。在照片里,你看到了一张张脸,一个个场景,它们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你的生活;并在日常疲惫、琐屑和无聊中,为你点亮生活的意义。

说到底,追求摄影,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感动。如同浮士德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啊,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真实】

什么是真实?体现在镜头中的是真正的现实吗?不是。那是想像的异邦,是现实世界的切片。

真实是人的某种精神判定。对真实的确认,首先,它是人的精神现象,其次是人的感觉经验与文化背景的吻合。成熟的摄影师不会是单纯的纪录者,他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和解释他看到的世界。平庸的眼力缘于平庸的心灵。

问题是,怎么样保证镜头里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是契合的?这恐怕是一个永恒而艰难的命题。

 

【想像】

柏格森说,任何一种情感,只要是通过暗示而不是因果关系产生的,就都具有审美性质。暗示总要被意识到才行,而意识到的就不再是暗示。因此,暗示是对自我的超越。不拘形式、不具目的。虽然它给人迷惘,但却真实;而由想象力捕捉到的真实也就是美。

 

【情绪】

一个有意识的摄影师,在他端起相机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带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怀旧情绪。从心理学的意义来分析,这是在疏解与周遭现实的紧张关系。人类原始的情绪,恐惧、敬畏、向往、臣服,等等,体验越复杂,就越能明白人生的局限。

 

【悲悯】

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拍风景、日出、花、鸟,有人喜欢表现欢乐、喜庆,这些都是直观的美。不过我认为,好的摄影师应该怀有一种对人类、对苍生的悲悯情怀。悲悯的视角,以及因时光流逝感而产生的情绪,会唤起一种崇高的美。相较而言,构图、光影、色彩,不过只是一种技巧,一种态度。

 

【人物】

静物、风景,也能唤起人心中的感受;但人作为摄影中心的地位永远是无可替代的。而且,这个人是真实生活着的人。而能不能接近、理解、把握这个人,最终取决于摄影师如何对待自己。

 

【境界】

摄影作品的差异,是境界的差异。不同的境界感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像山顶的小草,再纤弱,也比山脚下的大树视野更开阔。人的各种感受,快乐、痛苦、悲伤等等都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侠之大者,在于境界。

 

【交流】

和众多职业伦理一样,也存在摄影伦理。摄影如何不侵入被拍摄者的私人空间,是需要拿捏的。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够与被拍摄者交流,获得他们的应允,甚至满足他的意愿。尤其当面对弱势群体时,对他们抱有起码的尊重,使他们的尊严、隐私不至于遭到影像的再剥夺,体现为摄影师的人道情怀。摄影不是为了满足窥视他人生活的欲望,而应该成为真诚、积极的改善的力量。

 

【沟通】

更本质来看,摄影是一个人与世界沟通的手段。你的世界,因摄影而扩大。人活天地间,无时不在与人沟通、与自己沟通、与社会沟通、与大自然沟通。摄影恰恰是一种个人化的、直指人心的沟通方式。

话题:



0

推荐

张进

张进

39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