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亚洲教育论坛聚焦少年儿童抑郁防治,渡过创始人张进应邀发言
2021年9月18日,“亚洲教育论坛: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少年儿童抑郁症防治圆桌会议”在成都圆满举办。       本次会议由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成都市儿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政府相关部门、公益组织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爱心企业家等出席会议并就“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儿童抑郁症防治行动”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前,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主...
2021年9月18日,“亚洲教育论坛: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少年儿童抑郁症防治圆桌会议”在成都圆满举办。       本次会议由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成都市儿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政府相关部门、公益组织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爱心企业家等出席会议并就“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儿童抑郁症防治行动”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前,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主...
    
文图 / 张进       
一 打开自己,照亮他人       张进:2016年春天,我刚开始办渡过公号,你就是最早的作者;2017年,我采写《渡过3》,最后选定了12位主人公,你是其中之一。我至今还记得2017年一个凛冽的冬日,我和你沿着北二环的护城河,边走边谈,后来还去看了你当时执业的场所;再往后,你和渡过渐行渐近,成为渡过的咨询师。这五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樊瑞娟:是啊,那时...
    
文图 / 张进       
一 关于督导和个人分析       
张进:渡过青少年之家生活营已经办了五期了,从第二期开始请您担任督导。在督导过程中,您觉得这个营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事情还需要改进?       
郑玫:这个营的主旨是依托一些社会活动和实践,帮助孩子们走出家庭,与同伴们增进交往,推进每个孩子向“个体化-适应-发展-个性化”的方向去成长。整个项目的设计以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为前提,从开始前的入组访谈、危机预案...
    
文图 / 张进       
【编者按】渡过心理咨询中心于2019年9月成立,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咨询师队伍。为了让渡过群友能更充分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特开辟此专栏,并藉此加强内部研讨,相互督导,提高整体水准,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       
一 催眠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快速解决问题       
张进:徐强老师,你是渡过心理咨询中心第一位挂牌咨询师,专业做催眠。到目前为止,你为渡过群友...
文图 / 张进       
一 心理灵活性是如何丧失的?       
张进:最近我读了您的《反内耗》和《如何应对心里的难》,觉得您的理论和方法,和海耶斯教授的接纳承诺疗法(ACT)有些像,但又不完全一样。请问您是否受到海耶斯教授的影响?       
于德志:我受海耶斯教授影响非常大,他是我在心理服务领域自认的五位思想启蒙老师之一。正是他所倡导的循证心理干预思路,才让我真的有机会将千百年来五位不同导师的观点融为一体,自己写了...
图 / 张进       抑郁症患者的一大风险是自杀。当一个生命走到悬崖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把他们拉回安全的区域?一个曾经在悬崖边徘徊的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本期圆桌派,我们邀请有相关体验的三位嘉宾,一起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       
嘉宾介绍:   兰子:渡过资深陪伴者,家长4群、14群群主   青子:渡过群友    因缘:渡过群友           
兰子:       我是2017年加入渡过的,后来成为了陪伴者。在这三年多,陪伴了...
张进/图
【张进按】3月19日,渡过深圳之家启动时,举办了首期家长赋能班,并邀请甘照宇医生前来讲课。甘医生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尤其专长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识别、诊断以及治疗。讲课结束后,我即对甘医生做了采访,后又通过网络补充提问,甘医生一一作答,现整理成文发表。
01 诊断
张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很多被诊断为双相。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双相识别率提高了,还是...
   
文/渡过报道团队 图/张进         两会即将召开,今天,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公开了自己的议案:建议将抑郁症纳入门诊慢性病病种(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         建议一提出,点赞迅速上万并且登上微博热搜。这个话题在“渡过”的社群中也引起热议,大家认为,消除病耻感比提高报销比例更重要——         “很多家长不愿意用抑郁症的名...
        张进/图文          
01         2018年3月5日,渡过公号发表《短期是诊治,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一文,首次提出“陪伴者计划”概念。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2018年6月,渡过“陪伴者计划”正式上线运行。         粗略统计,近三年来,渡过90多位陪伴者共完成约4000份订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渡过陪伴者项目的影响逐步向外扩散。越来越多的民间抗郁组织和个人自发开展陪...
    手机几乎是现在人们最离不开的物品了。我越来越发现,用手机来比喻抑郁症现象,非常贴切。       前几天,2月9日晚,做渡过新春首场公益讲座时,我随手拿起手机做比喻,阐述我对抑郁的理解,即抑郁“能量耗竭说”。课后,很多群友反映,这个比喻很新鲜,希望我完整阐述,于是写这篇文章。       
01       从自己切身经历出发,我认为,“抑郁”这两个字,重点在“抑”,而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郁”。       “郁”是郁闷,即心情...
张进/文图       
01       昨天晚上(2021年2月5日),我参加了渡过的第三次线上联合咨询。本文是这次咨询一个侧面的实录。       “联合咨询”是渡过推出的新尝试。我们一直认为:精神疾病是一个人生物关系、心理关系、社会关系、时间关系的总和,因此要从医院治疗、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友好的生态时空环境,恰当组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探寻个性化完全解决方案。       本着这个思路,去年下...
在“陪伴者计划”运行三年后,渡过将推出一个新的计划——“青少年劳动成长计划”。
其核心内容是:为因病休学、已进入康复期的青少年提供劳动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结交同伴,相互合作,训练技能,获得收入,实现康复。
01
在渡过,很多事情都是先做、后总结的。“陪伴者计划”如此,筹备中的“青少年劳动成长计划”也是如此。
由此上溯到2018年11月,在“陪伴者计划”的旗帜下,渡过推出...
喻东山医生是一位好医生,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2016年10月,我为“渡过”公众号写“对话名医”,去南京采访他。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却一见如故,一口气谈了四个多小时。
那次谈话给我留下了两个印象:一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他把为病人看病、用药说成是一门“艺术”。他说:“如果把看病仅仅当作工作,照本宣科,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说这句话时,他那略带自得的表情,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
...
(一)
2020年 1 月,“渡过”一位家长带着女儿,到美国波士顿的麦克莱恩医院求医。麦克莱恩医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和实习医院,其成人专科位居全美首位,长期以来,其精神疾病治疗及研究,一直世界领先。
在麦克莱恩医院,这位家长通过自己的主治医生,哈佛医学院副教授布雷斯·阿圭勒,初次接触到辩证行为疗法(DBT),由此 读到阿圭勒这本书——《断了线的孩子: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家长指南》,并把它...
精神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给各国都带来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世卫组织与全球精神卫生联盟、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等伙伴组织一道,鼓励全世界采取公共行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世界精神卫生日给全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团结起来,开始纠正对精神卫生的历史性忽视。我们已经看到了COVID-19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我支持这个方案。它体现了国家精神健康措施已经落实到操作层面,必将唤起全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更多地满足全民的精神健康需求,...
刚刚获悉,青年围棋国手范蕴若,因为抑郁症不幸去世。
正式的讣告尚未发布,但他的国家围棋队队友们发布的悼念微博,证实消息无误。
我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国手,生于1996年。
我心头一震。关于这一代年轻人,以及关于我早年与围棋有关的回忆,涌上心头。
(一)
38年前的1982年,我16岁,离家上大学。那时,没有网络、游戏之类,也没听说过旅游什么的;围棋,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可接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