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9年03月22日 10:19

这一瞬间,我的心都要化了

这一瞬间,我的心都要化了

【编者按】3月16日-3月20日,“渡过”陪伴者计划第三次亲子营在深圳举行。45个家庭、81位学员参加活动。13位老师总共上了20堂课。还分专题组织了两次讨论课和五次集体户外活动。每个家庭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做了一次“一对一”咨询。

 

从今天起,本公号将陆续刊发本次亲子营参与者的文章,让未能参加的人们,也能了解亲子营里发生的故事。

 

昨晚,一对父母带女儿来找我。这是本次亲子营安排的最后一个项目:每...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04日 00:14

【全国民间抗郁组织联盟】 北京宣言

【全国民间抗郁组织联盟】 北京宣言

编者按

2019年3月2日,“抑路前行”项目全国合作伙伴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与会18家民间抗郁组织倡议成立“全国民间抗郁组织联盟”,并通过了“北京宣言”。现全文刊登。

全国民间抗郁组织联盟成立后,10家发起单位代表合影。

 

 

 

全国民间抗郁组织联盟 

 

北京宣言

 

 

根据刚刚公布的首个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中国成人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6.57%,相当于我...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3日 10:25

【采访札记】济南灭门案真相未明,谨防抑郁症被污名化

【采访札记】济南灭门案真相未明,谨防抑郁症被污名化 (一) 1月20日下午,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突然找我,让我去报道近日发生在山东济南市的一家六口死亡惨案。   1月18日傍晚,济南市天桥区某小区一男子跳楼身亡。警方随后在他家中发现其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尸体。1月20日,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发布公告称,凶案就是这个男子干的,他杀了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放火后跳楼自杀。   警方通报还称,此人生前曾频繁浏览治疗抑郁症的网页,写过很多悲观厌世和担忧家人未来...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2日 10:56

马来西亚纪行

马来西亚纪行 (一)公益讲座 1月8日中午,乘坐马航误点5小时后,抵达吉隆坡。一夜未眠。此行是《星洲日报》前总编辑萧依钊女士牵线,应马来西亚华人公益组织之邀,前来做精神健康公益讲座、《渡过》系列丛书签售,并华人家庭个别咨询。 1月9日,在吉隆坡作第一场精神健康讲座,场面热烈。毕竟同文同种,马来西亚华人这方面的状况和大陆是近似的。我提及大陆精神健康资源不足,很多听众感叹:“我们马来西亚也一样啊!”   讲座后有听...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07日 14:20

揖别2018,目标“中途岛”——新年致读者 || 渡过

揖别2018,目标“中途岛”——新年致读者 || 渡过

2018年对“渡过”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 2018年春,《渡过3》完稿;

◆ 4月27日,“渡过”社群联盟成立;

◆ 6月2日,渡过电台开播;

◆ 6月10日,“陪伴者计划”启动;

◆ 8月24日,家长学堂开课;

◆ 11月19日,杭州亲子营开营;

◆ 12月30日,苏州亲子营开营。

 

简单概括:在经历了六年的发展后,2018年,“渡过”从传播知识阶段,进入到实际解决问题的阶段。

 

《渡过3》,路标...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07日 14:17

岁末旅途——写在“苏州亲子营”开营之际 || 渡过

岁末旅途——写在“苏州亲子营”开营之际 || 渡过

2018年岁末,此时此刻,我在G113次动车上发稿;“渡过”陪伴者计划的十几位成员,也正从全国各地,分赴苏州。

 

“渡过”第二期亲子训练营,几经扩大,最终定格为35组家庭,大大超过原先22组家庭的预设。起先我们很犹豫,但架不住家长恳求;又转念一想:35组家庭中,有9组来自第一期杭州营,他们不但不增加工作量,反而会帮助我们。

 

这么一想,茅塞顿开:我们把35组家庭分为7个小队,队长由杭州营家长担任;副队长由...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29日 07:45

【对话名医】陆林: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今天和明天

【对话名医】陆林: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今天和明天 【编者按】在中国精神卫生领域,陆林无疑居于领头人地位。他是中国精神卫生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又担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也因为此,他不仅在医学上造诣精深(现在仍坚持出门诊),同时还对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宏观和大势,有着深刻的思考...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06日 20:06

知名科学家张首晟骤然辞世 抑郁症防治任重道远

知名科学家张首晟骤然辞世 抑郁症防治任重道远

知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弟子张首晟骤然辞世,终年仅55岁。 

12月6日,张首晟家人发表声明:

 

“我们心怀悲痛地告知大家,在与抑郁症顽强对抗后,我们敬爱的首晟在12月1日——上周六意外离世。”

 

声明中还说:

 

“许多人知道首晟是因为他是一名知名科学家和思考者,而我们了解他、敬爱他,是我们的丈夫和父亲。”

 

“他最喜爱的WilliamBlake的诗歌,可以体现他对探索和发现美好的终生追求:

 

To see a...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05日 07:19

“万物皆有缝隙,光由是照进”

——在“亲子共训营”结束典礼上的讲话

 

(一)

从个人角度,我认为这次训练营是成功的。证明我们对社会需求的把握是敏锐的,方向是正确的。整体运行流程也是顺畅的。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我们根据家长、孩子们的意见,现场做了调整,也都能衔接上。看样子,下一次训练营,我们不需要颠覆性推倒重来,只需在这次的基础上微观改进就可以了。

这次活动也是我们团队内部的一次磨合。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01日 16:41

东非纪行

东非纪行

 

11月4日至15日,我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之邀,为他们的一个中非合作课题组拍照片、编文稿,得以有东非之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

 

走马观花,录得一鳞半爪。

 

(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野生动物园

 

内罗毕国家公园是世界上唯一建在首都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离市中心只有8公里。相对于塞马拉、安博塞利等其他动物保护区,内罗毕国家公园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左右。不过对于只有几个小时...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8日 10:06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三:陪伴者和咨询师有什么不同?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三:陪伴者和咨询师有什么不同?

 

上一篇文章中,我细致分析了陪伴者可以做哪些事情。也许读者会问:其中有些事咨询师也在做,陪伴者和咨询师到底有哪些不同?陪伴者的特点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涉及太多的方面,我不想就细节展开讨论,因为那样难免挂一漏万。这里我只想讨论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即陪伴者和咨询师角色的不同。

 

先从形式说起。我们知道,心理咨询行业要遵守一系列规范。比如,咨询室要具有保密功能,既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咨询时...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10日 12:19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二:陪伴者可以做什么?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二:陪伴者可以做什么?

 

上篇文章中,我提出,“一位求助者,从发病到接受现实,到正规求治,到临床治愈,到彻底康复,到回归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假如陪伴者的上述优势可以发挥出来,就可以打通“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环节,对求助者给予全程的指导、陪伴和抚慰。”

 

这里我就展开分析一下,根据求助者的病况,陪伴者能提供哪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指导和帮助。

 

发病初期:树立信心,保持耐心

 

一位抑郁症求助者,从治疗...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7日 15:41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一:为什么需要陪伴者?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一:为什么需要陪伴者?

 

【编者按】今年6月,“陪伴者计划”正式启动。五个月来,我们磨合出一套陪伴流程,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陪伴者队伍,完成了500多人次的陪伴。实践证明,“陪伴者计划”是可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推广力度不够,陪伴者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陪伴者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还有待于提升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收获和体会,因此撰写这组文章予以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继续前行。 

 

今年3月5日,我在“渡过”...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2日 13:51

病耻感,官员抑郁症自杀的助推凶手——从澳门中联办主任身亡说起

病耻感,官员抑郁症自杀的助推凶手——从澳门中联办主任身亡说起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10月21日发布消息: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晓松因患抑郁症,于2018年10月20日晚在其澳门住所坠楼身亡。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自杀事件经常见诸报端,但今天这则新闻,自杀者是高官,且由中央政府部门公开宣布,格外令人触目惊心。

 

据报道,郑晓松离世前一天,即10月19日上午,他还在其办公楼会见了某智库负责人一行。从照片上看,他的神态正常,并无异样。

 

没有...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3日 09:11

尘世(摄影集萃4)

尘世(摄影集萃4)

            

         

        2015年10月1日,天坛城门洞里的民间音乐会。

 

1988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到工人日报社工作,从此就生活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30年过去,逐渐对这里产生了很深的感情。2017年11月1日,冲刺心理咨询师考试期间,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写了一段话:

 

 

今天,整理旧照的时候,看到这段话,我有些明确了自己的审美趣味:我关注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美。这一两年,...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04日 16:08

众生(摄影集萃3)

众生(摄影集萃3)

              

 

          2015年6月8日,什刹海畔的画匠和他的顾客。

 

 

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更多的时间,我是作为一名社会记者,关注工厂、农村、环境、权利、突发事件、社会变迁等等这样一些民生问题。我喜欢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大街小巷、村舍田野,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景,观察不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25年前,在《工人日报》当机动记者时,我的总编辑张宏遵对我说,要“沉入生活的底层,逼近思想的前沿,捕捉第...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9日 08:57

用光与影表现人物关系(摄影集萃2)

用光与影表现人物关系(摄影集萃2)

          

 

我对摄影的爱好,是从拍风景开始的。后来,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介绍摄影师吕楠的文章,随后学习了他的三个系列作品——“天主教”、“精神病院”、“西藏”,受到极大震撼。

 

 

我体会到,静物、风景,也能唤起人内心的感受,但人在摄影中的中心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从那以后,我从拍风景转为更多地拍人物;即使拍风景,也是拍有人在其中活动的风景。

 

很快,我又从拍一个人,过渡到拍多个人;并且追...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2日 07:32

生命之河从我眼前流过(摄影集萃1)

生命之河从我眼前流过(摄影集萃1) 2014年财新春节晚会上,我抽奖抽到一台三星手机,开始练习拍照。4年来,相机换了三台,摄影技术精进,攒了大量图片,才能够办“渡过”公号(要不然公号的图片会是一笔很大花费的)。   回过头看,除了办公号,摄影对我最大的好处,是唤起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好照片是不会无缘无故降落到相机中的。自从爱上摄影,四年来我走了许多路;当翻阅照片,我看到生命之河从我的眼前流过。于是,我与世界、与内心实现沟通,收获了理解与感...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08日 08:40

渡过,我们共同的事业

渡过,我们共同的事业

 


    从今天起,连续三天,是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渡过将参与此次“99公益日联合募捐,为将来的公益活动募集资金。

 

渡过拥有一个原创公号、23个特色社群、8000多名社群成员,推出了渡过直播间、渡过电台、陪伴者计划等项目,目标是打通药物-心理-社会三个环节,为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建立一个实用、有效的互助康复社区。

 

(一)

 

作家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万事万物,你若...


阅读全文>>
2018年08月27日 13:56

【《渡过3》节选】:永不言弃

【《渡过3》节选】:永不言弃 (一) 我致力于抑郁症研究以来,陆陆续续帮过很多人。要问有没有人帮过我?当然有!最早一个,当是小橙子,只是她自己未必知道,她的发自本心之举,会给素不相识的人带来温暖和勇气,而这正是最有价值的。   记得很清楚,那是2012年7月19日。在熬过艰难的七个月后,我的药物治疗突然见效,大脑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头脑清爽了,可以阅读了。我拿出电脑,发现盖子上积满了厚厚一层灰尘——我已经有半年时间不碰电脑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