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医】 王健:治疗失眠,能不能不吃药?

一年更始,不能免俗,也来做一些展望。
2016年1月,《中国改革》改版。在当期所写前言《理智之年》中,我就当时的高频词汇“新常态”作如下分析: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力和下行的压力并存,强烈的改革诉求和巨大的利益集团阻力并存,民间不可压抑的活力和顽固的桎梏并存,百姓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现实的阻碍并存。而要实现新常态,需要更沉稳的心态,需要对世界、对自身的理性把握。”(详见本刊2015年第1、2期合刊前言“...
(一) 曾经行走黑暗,痛苦、挣扎、麻木 盘旋内心的恐惧,不可名状 相信科学,相信自己 这唯一能救赎的光 (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 同时也有一扇门 自恋、恐惧、封闭 把自己和真相隔开 推倒这堵墙,打开这扇门 点亮心中的光,让真相毕现 (三) 接受不堪的事实,接受难言的经历 与命运和解,与真实相遇 在绝望中尝试,在尝试中等待 在等待中改变,...
【博主按】 56岁的喻东山是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在患者中享有很好的口碑,又是一位研究型医生,著有三本实用型业务专著(《精神病症状学》、《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临床精神疾病治疗手册》),对医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久闻喻医生大名,惜乎无缘相见。不久前回南京休假,提出采访请求,他欣然应允。采访从上午10时开始,彼此谈兴甚浓,一直谈到下午2点半才结束。所谈内容丰富,在此尽可能按原貌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2016年9月,我的新书《渡过2》出版。
《渡过2》,是“渡过”公号上内容的精选本;“渡过”公号,是在《渡过》基础上创建而成。从《渡过》到“渡过”公号,再到《渡过2》,五年的人生轨迹清晰可见,尽管这一切都是不经意的。
在《渡过2》封面上,印着这么一行字,“与命运和解,与真实相遇;接纳自己,知行合一。”
封底上也有一句话:“在绝望中尝试,在尝试中等待,在等待中改变,在改变中重生——这个世...
【编者按】我的前同事蓝方创办的“C计划”(ID:PlanC-Edu),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旨在倡导批判性思维,提升逻辑能力,优化个人决策的思维方法。昨日,应她之邀,我从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为“C计划”讲坛做了一个讲座。以下是讲座的大纲。
(一)
学习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认识。
正确认识什么?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
【博主按】张道龙,美中心理文化学会(CAAPC)创始人。199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去美国进修,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医学系。他是美国为数不多获得ABPN(美国精神、神经病学院文凭),并从事EAP(员工帮助计划)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华人精神科医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医学系行为健康部,以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精神医学系。
美国目前使用的最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博主按】 2016年9月13日,第二届全球健康新闻奖学金在北大医学部举行开学典礼,我代表财新传媒发表讲话。今日中秋,闲来无事,将当时的讲话整理成文,给自己留一个记录。
----------
各位嘉宾,各位同学,下午好!
我代表财新传媒,代表财新公益基金会,对第二届全球健康新闻奖学金开学表示祝贺,预祝此项目成功。
我想先介绍一下这个健康新闻奖学金的缘起。
全球健康奖学金由财新公益基金会主...
7月26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则信息:
“财新传媒招聘记者,涉及以下领域:三农、城镇化、教育、医疗、社保、劳动关系、公共事业及社会发展、环境、科技。希望应聘者有新闻敏感,有问题意识,有学习能力,不怵采访,能够快速启动。”
应者云集。至目前,我的工作邮箱收到近180多份应聘材料;编制所限,最后录用了6人。
感谢所有应聘者,谢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应聘者...
尚善知心沙龙今天(8月27日)第一次到上海举办活动,我即受邀做主题讲演,深感荣幸。
算起来,我这是第五次参加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的活动,已经没有更新的故事可讲;好在这一两年,我对抑郁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个总结,系统和逻辑化地阐述一下我对抑郁症问题的完整观点。
我想讲7个问题:
1. 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不同的患者情况各异;
2. 抑...
不久前,我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精神健康讲座。互动交流阶段,一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抑郁症对人有好处吗?”
我肯定地回答:“有好处。”
我的回答是真诚的。这既不是出于辩证法“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说辞,也不是为鼓励而鼓励的“心灵鸡汤”,而是我真切感受到,抑郁症对人生、对生活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抑郁是对人体的保护,提醒你修复身体
什么是抑郁?很多人会列举出一系列症状:...
我不去新闻一线采访久矣。最近,华北洪灾中,我受命带一支报道小分队赴河北井陉采访,算是弥补了多年的缺憾,也了解到目前新闻采访环境之恶劣。
一个直观感受是:基层怠政,无人负责;采访对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花言巧语,指鹿为马,空话连篇。
平日,我也屡屡听记者诉说采访多么困难。比如,采访对象不尊重记者,躲避记者,驱赶记者,甚至殴打记者、扣留记者等等。
想起这几...